-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价系统视域中翻译研究
评价系统视域中翻译研究
提 要:评价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一部分,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方面组成,阐明说话者对事物的态度。本文尝试运用评价理论作为分析研究的工具,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和原文作比较分析,旨在揭示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忠实程度,分析产生不忠实于原文的原因,为翻译实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提高翻译质量。
关键词:评价系统;翻译;《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0)03-0161-3
Translation Study:An Appraisal Perspective
― A Case on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
Liu Xiao-li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Appraisal is a part of the 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onsisting of three parts, namely attitude, engagement and gradation, it can reflect the speaker’s attitude and position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Appraisal Theory as a tool to compar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 Lou Meng with the source versio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egree of faithfulness to the source vers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s well asthe reasons ofthe“unfaithful”phenomena in translation.This can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so as to improve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Appraisal theory; translation; Hong Lou Meng
1 引言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语言艺术上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巅峰。自19世纪以来,《红楼梦》已有多种英译本陆续问世。其中,由我国翻译家杨宪益夫妇和英国学者霍克斯翻译的两个译本被誉为公认的传神佳作。它们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本身固有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时空的流变,字词语义的转移,都对译者构成了很大的挑战。针对英汉翻译,茅盾曾经指出,应该“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国语言,而又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茅盾 1984:12)。翻译的对等关系不能只建立在一种意义的基础上,在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概念意义对等的同时,还必须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表达讲话者的态度、动机、判断、角色等人际意义以及在表达媒介、渠道、修辞方式等语篇意义的对等,(胡壮麟等1989:188)使源语读者与译语读者获得大致相同的信息。这一翻译标准已成为众多翻译家的共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中的评价意义的理解以及在译文中的表达,往往渗透着自己的价值观。所以评价译作翻译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译者是否能将原著作者的各种态度、情感强度、价值观念等忠实地反映给译语读者。本文基于马丁的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Martin 2005, 王振华 2001),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版本和原文作比较分析,旨在揭示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忠实程度,分析产生不忠实于原文的原因,为翻译实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提高翻译质量。
2 语料分析
在翻译实践中,对源语语篇整体态度的把握及其在目的语篇中的再现一直是困扰译者的一个问题。应用评价理论,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源语语篇的整体与局部态度,也可以通过分析对比源语语篇与目的语语篇中的态度对译文进行评估。下面,笔者将从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翻译的两个译本中选取几例翻译,看看他们是如何传递原文作者的评价态度的。
小说创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400多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千人千面,他对不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