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分桑树品种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部分桑树品种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摘要: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对17个桑树(Morus alba L.)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8对SSR引物扩增产物在17份桑树品种中均存在多态性;17份桑树品种间的遗传一致度变异范围为0.550 9~0.905 7,平均遗传一致度为0.728 3,大十与康利1号的遗传一致度为0.905 7。利用桑树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7个桑树品种分成4个大类。这一结果与《中国桑树品种志》上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
关键词:桑树(Morus alba L.);品种;遗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88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7-3292-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7.026
Analyse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Some Mulberry Varieties
CHU Qu, MENG Gang, PENG Yun-wu
(Key Sericulture Laboratory of Shaanxi Province, Ankang Univetsity, Ankang 7250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 Using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 molecular technique,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seventeen mulberry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wenty-eight pairs of SSR primers amplified products were found polymorphic in seventeen mulberry varieties;Seventeen mulberry varieties between the consistent degree of genetic variation was 0.550 9~0.905 7,the average genetic identity was 0.728 3,the genetic identity of Dashi and Kangli No.1 was 0.905 7.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genetic distance among mulberry varieties was conducted,seventeen mulberry varie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The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Journal of China Mulberry Varieties.
Key words: mulberry(Morus alba L.); variety; genetic diversity
桑?涫嵌嗄晟?落叶植物,据统计,1952-1986年,中国科技工作者共发现和收集桑树品种材料 1 100余份[1]。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保存了野生桑、育成桑等500余份桑树品种。在传统形态分类学的基础上,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桑树品种深入开展分子分类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是成熟且为学界认可的分类学新途径[2-4]。为此,试验利用安康学院收集保存的桑树资源材料,包括野生桑桑树品种、诱变育成桑树品种、地方选育桑树品种,研究桑树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针对一些核心桑树品种资源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取安康学院收集保存的17个桑树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包括3份野生桑品种,14份育成桑树品种,其中果桑品种有大十、桂花蜜、长穗桑、康利1号和葫芦桑。具体信息见表1。
1.2 主要引物
试验选用的引物信息见表2。
1.3 试验方法
1)基因组 DNA的提取与检测。取各供试材料的中部叶片(每个桑树品种材料随机取8个单株的成熟叶片各3片混合)置于已经编号的保鲜袋中并迅速带回实验室,采取改良的CTAB法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室温静置待抽提DNA干燥之后,加入50 μL TE缓冲液溶解,取2~3 μL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合格之后,样品置于-20 ℃保存备用。
2)PCR反应。PCR反应为20 μL体系,体系中依次加入ddH2O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