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速气体流动凝结现象研究综述
超声速气体流动凝结现象研究综述
摘 要:超声速气体流动的凝结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气体转变为液体的凝结过程,伴随着凝结潜热的释放,急剧改变了流场的热力学性质,流场的改变直接影响了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汽轮机运行效率降低、风洞偏离设计参数等。本文对超声速气体流动的凝结现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凝结成核理论、液滴增长模型和相关实验,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声速气体流动 凝结 研究综述
一 、前言
气体流动的凝结现象广泛存在于大气物理学、天体物理学、航空科学、核反应堆技术、材料科学等很多重要领域。
从宏观的角度看,云、雾、雨等的形成,飞机在空中留下的尾迹等,都是人们肉眼可观测的凝结现象。
从微观热力学角度看,凝结现象被认为是一级相变,可以分为成核过程、液滴增长过程和最终的平衡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成核过程是最复杂、最难理解、最难预计和测量的。成核过程存在两种机制:异质成核和同质成核,因此凝结也可分为异质凝结和同质凝结(常被称为自发凝结)。异质成核是指气体在一个不同质的固体表面或晶粒或快速粒子上直接凝结的成核过程,在过饱和程度较低的气体中即可发生;而同质成核则是指凝结气体分子自发聚结,形成可以稳定增长的液滴,它是由于气体密度波动而引起的凝结成核,同质凝结过程在许多的科学和工程领域被发现。
二、研究的进展
由蒸汽到液相的凝结现象一直以来在流体力学界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对凝结过程的研究,可溯源至十九世纪末,在百余年间各国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气体流动凝结现象的理解也逐步加深。然而,尽管作了很多努力,到目前仍不能从理论上完全解释、预测各种设备中所观测到的凝结现象。
1.研究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在最早的阶段,从1887年开始,亥姆霍兹第一个描述蒸汽凝结现象。最早的实验是在1897年,由Wilson通过膨胀云室,使水蒸气凝结来形成云雾,发现了同质成核现象,并研究了临界过饱和度(Sc)。许多科学家进一步对成核现象进行研究,Volmer和Flood测量8种不同的蒸汽临界过饱和度的值。Volmer,Weber,等提出了被后来学术界公认的经典成核理论(CNT)。这个理论为研究气体流动的凝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20年,Stodola做了蒸汽机内伴随凝结的饱和蒸汽流动的实验,这是第一次尝试用工程的观点来描述凝结现象。在1935年的Volta会议上,普朗特展示了一张由Busemann拍摄的纹影照片,清晰显示在风洞喉道下游存在稳定的“X”激波。围绕这张图片的讨论,学者们逐渐发现了凝结的影响。
Klaus oswatitsch 通过理论分析,将凝结理论与流动相结合,手算出了喷管流动中凝结对流场参数的影响。这一工作使学者们对风洞中凝结现象的问题认识清楚,而实际问题的解决则是通过干燥或预热空气从而避免凝结的发生。这也是目前风洞中解决凝结问题的主要思路,首先通过数值模拟,评估凝结范围、程度,然后通过其他方式来避免凝结的发生。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们针对工业超音速风洞、喷管、汽轮机膨胀等的凝结,做了大量全面的实验和分析研究。在化学和物理上纯气体介质里同质成核的理论被Volmer、Weber、Frenkel、等人发展起来。Abraham应用热力学的方法研究了微小聚团的运动,并对凝结成核过程做了一些理论研究。随后,所研究的凝结的成分从蒸汽延伸到氮气,并继续发展到CO2、C6H6、CHCL3等。Sislian利用激波管产生的非平衡稀疏波,在有无运载气体的两种情况下,对同质成核和水蒸气凝结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数值研究,并预测了凝结对流动变量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科研的不断展开,学者们逐渐开展了水蒸气流动的相关工作,及基础性研究。如西安交通大学的俞茂铮教授等采用沿流动方向推进求解常微分方程的方法模拟拉伐尔喷管凝结流的计算,在我国首次提出了计算自发凝结湿蒸汽流的计算程序;蒋洪德院士在主攻叶轮机械时开展的蒸汽影响分析等。
2.研究的重要意义
超声速气体流动的成核和凝结在航空航天领域以及其他工业领域有很重要的意义,如超音速和高超音速风洞,涡轮叶片的设计等。换言之,流动所提供的基本数据必须考虑成核和冷凝过程,由于凝结而引起的热的释放可以被看做一个很大的流体扰动。理解成核和凝结的宏观过程能够给在超音速喷嘴和激波管等实验设备中建立良好的流动提供有用的数据,从而为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提供保障。
三 、同质凝结理论和实验
气体在高速膨胀过程中由于自发凝结产生的两相流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领域,如高空飞行、超音速风洞试验、汽轮机和天然气透平及化工过程等领域。
同质凝结重要的两个步骤是同质成核和液滴增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考真题政治题目及答案.docx VIP
- 大家的日语(第二版)(初级)2(第26-50课)习题解答.pdf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甘肃-甘肃电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5卷版).docx VIP
- 2018寒假托管招生广告.docx VIP
- GB55020-2021《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废止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 精品.pdf VIP
-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课件.ppt VIP
- DB37∕T 3489-2019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技术规范.docx VIP
- 新解读《GB_T 4340.2-2012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docx VIP
- GB/T 12706.3-2020 额定电压1kV(Um1.2 kV)到35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pdf
- 《主体结构工程检测》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