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学脉对王阳明思想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献章学脉对王阳明思想影响[

陈献章学脉对王阳明思想影响[   [摘要] 从根本上说,王阳明的思想源自对儒家经典《孟子》、《大学》等的解读与发挥。就近处而言,王阳明的思想则来自朱熹思想的刺激,如果说朱熹思想的刺激属于反面的影响,那么陈献章学脉对王阳明思想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则是不可忽视的,而这正是本文的立脚点。陈献章学脉对王阳明的影响,通过娄谅,主要通过湛若水与王阳明的交往与论学得以显现。厘清这一点,对进一步把握王阳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之脉络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陈献章;学脉;湛若水;王阳明   [中图分类号] B24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3―0025―05   黄宗羲曾有明代思想“白沙开其端,至姚江而始大明”之卓见,具体而言,王阳明的思想通过与娄谅、陈献章(白沙)的弟子湛若水交往及论辩逐渐显现。王阳明曾亲自登门拜访娄谅,言谈十分默契,转而从事宋儒格物之学,无疑受其影响。湛若水与王阳明为互诤友,王阳明死后又为其撰写墓志铭,提出“五溺”之说,对其思想的形成及传播起了促进作用。陈献章学脉与王阳明思想的承传,一目了然。一初识白沙学脉   弘治二年(1489年),王阳明在回余姚途中,舟至广信,拜谒娄谅,谈及宋儒格物之学,谓“圣人必可学而至”钱德洪:《年谱》弘治二年条,《王阳明全集(新编本)》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四册,第1228页。,俩人谈得十分投缘,于是与娄谅定交。黄绾提及此事:王阳明“还广信,谒一斋娄先生。异其质,语以所当学,而又期以圣人,为可学而至,遂深契之。”黄绾:《阳明先生行状》,《王阳明全集(新编本)》第四册,第1425页。黄宗羲则进一步说:“文成年十七,亲迎过信,从先生问学,深相契也,则姚江之学,先生(按:娄谅)为发端也。”黄宗羲:《教谕娄一斋先生谅》,《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七册,第38页。所谓“姚江之学”,即王阳明尔后所发展出的心学发端于娄谅,至少受娄谅的启发。弘治五年(1492年),为宋儒格物之学,这说明弘治伊始,王阳明一直从事宋儒的格致之学。   与娄谅的接触,对王阳明逐渐趋向于心学起促进作用。娄谅,字克贞,别号一斋,广信上饶人。少有志于圣学,曾四方求师,以为“率举子学,非身心学也。”听说吴与弼在临川讲学,前往拜师,深得吴与弼喜爱,著有《三礼订讹》、《春秋本意》等。其为学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助勿忘为居敬要指。吴与弼弟子中以娄谅、陈献章、胡居仁最著名。胡居仁称娄谅:陆九渊不穷理,他却肯穷理,陈献章不读书,他却勤读书。但其穷理读书,只是将圣贤言语来护己见。黄宗羲:《教谕娄一斋先生谅》,《明儒学案》卷二,《崇仁学案》,《黄宗羲全集》第七册,第37-38页。这一点与王阳明相似,也是借解读圣贤经书发挥己见的人。而陈献章的心学倾向十分明显,其“学宗自然,而要归于自得。自得故资料逢源,与鸢鱼同一活泼,而还以握造化之枢机,可谓独开门户,超然不凡”。至问所谓得,即“静中养出端倪”。黄宗羲:《师说》,《明儒学案》,《黄宗羲全集》第七册,第12页。娄谅为陈献章的同学,王阳明与之交谈涉及陈献章一脉的学问,所持的心学立场尤其贵自得的主张肯定对王阳明有影响。   除娄谅之外,许璋也是王阳明了解陈献章心学的关键人物。弘治十五年(1502年),他在阳明洞养病时,与布衣许璋朝夕相会,取其资益。许璋上虞人,醇质苦行,淡泊于世,潜心于性命之学,曾翻山越岭去广东拜见陈献章,其友王文辕以诗相送,有“去岁逢黄石,今年访白沙”一句。许璋精通天文、地理、兵法、奇门九遁之学,王阳明后来擒获朱濠辰,多得其力,许璋死后,他题“处士许璋之墓”以示怀念。他们之间肯定议论过陈献章的思想,间接受陈献章的影响。张履祥《近古录》卷三,《杨园先生全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三册,第1293-1294页。王文辕也与王阳明为好友,曾对别人说朱熹注说多不得经意,治学不喜欢章句训诂,注重自己体会,又喜修行静坐隐居之术,就思想而言也接近心学一脉,对王阳明思想有影响。总之,王阳明接触陈献章心学一脉的人物及学说,对反思宋儒格物之学尤其是朱熹格物说起了促进作用。   这里特别要提及的是湛若水,作为陈献章的弟子,他与王阳明相交几十年,就弘扬儒学这一点来说可谓志同道合,但对儒学尤其是宋儒朱熹学说的看法有所不同,尽管在论辩上互相坚持己见,但对王阳明完善自己的思想肯定有所促进。以下着重探讨湛若水对王阳明思想的影响。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6年第3期汪学群:陈献章学脉对王阳明思想的影响二与湛若水定交   在王阳明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他与湛若水的定交不可忽观。关于他们订交的时间,当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黄绾和钱德洪的弘治十八(1505)年说。黄绾《阳明先生行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