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造型与纹饰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雕漆造型与纹饰设计

雕漆造型与纹饰设计   摘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漆器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样式,至今已走过相当漫长的历程,而今如何在一个飞速转换的时代适应时代需求、保持本体特色、得到良性发展是其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曾经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双重载体,提高雕漆的造型和纹饰设计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正因如此,本文从工艺技艺到思想理念各方面探讨雕漆造型和纹饰设计的一般规律,为当代的雕漆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雕漆 造型 纹饰 设计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9-0020-04   引言   我国对于漆材料的运用可以追溯至八千年前的跨湖桥文化,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被认定为现存最早的漆器实物。漆汁的利用,最早应该是用于生产工具的粘连、加固,然后才有漆制的日用品和带纹饰的漆工艺品。后者往往不仅用生漆,还要用经过炼制的熟漆,调配研细的色料,乃至施加雕刻才能做成。《修饰录》中,杨明撰序谈到“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在《庄子?人世间》也有“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的记载。沈福文先生说过:“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吃食进餐,于是就有了盛器。按理说,木碗木勺已足以满足盛饭舀汤之需要了,奈何人又皆具慕美之情。”在长达八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漆材料的运用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先人们依靠聪明才智将这一种用以加固生产工具的简单材料,发展成为色彩绚丽、富贵典雅的传统艺术,使漆器成为了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身的典型代表。雕漆技艺始于唐代,据黄成《髹饰录》记载,“剔红,即雕红漆也。髹层之厚薄,朱色之明暗,雕镂之精粗,亦甚有巧拙。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复有陷地黄锦者。”后杨明加注补充道:“唐制如上说,而刀法快利,非后人所能及。陷地黄锦者,其锦多似细钩云,与宋元以来之剔法大异也。”可见唐代已有完整的髹漆、雕漆技艺,可借并未有实物传世。雕漆作为漆器艺术中的一个品类,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审美作用。   在“匠人营国”的时代,公输班和墨子可谓超越时代的大匠,诸多思想的阐述需要借助“技艺”来表达。虽然在中国古代造物思想中有“技以载道”、“技近乎道”的说法,但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于造物技艺始终抱有误解,尊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观念,认为制器技艺仅仅是工匠们的“奇淫巧记”。实际上,中国古代制器传承以对技术上的意会性学习为主,需要学习者通过经年累月的观察与实践,再由师傅对每个细节进行纠正,才能真正掌握奥妙精髓。而这一过程要耗时数年甚至数十年,那些聪慧的制器大师们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收获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的“道”之境界,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设计体系。当我们谈及中国传统雕漆器物时,首先想到的是它庄重的样式,严谨细腻的纹样,繁复精湛的雕刻技艺,以及雍容华贵的视觉效果。尽管雕漆的工艺技巧繁复异常,但是却被漆器艺人们掌握得恰到好处。在漆器大师们睿智、从容、稳重的支配下,将漆的美隐藏于整体的作品气质当中,呈现出华丽且不露锋芒的均衡、内敛之美。优美的器形、精湛的工艺、秀美的纹样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件完美的雕漆艺术品,这些无一不是设计之功。设计可以说在雕漆的制作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雕漆作品的优劣,设计的好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雕漆作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按照技术与艺术相适应的原则,充分地考虑器物造型、工艺技艺、装饰纹样等各个方面因素。   一、造型设计   雕漆作品的功用与美是在造型和装饰的同时作用下,以材料和技艺将其实现并表现出来的。其中造型是决定作品样式的首要因素,因此造型设计是雕漆设计和创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雕塑、绘画等纯艺术有所区别,雕漆造型的设计相较于其他器物设计更加复杂,具有自成体系的方法和特殊的表现形式。既要使雕漆造型的形态和样式符合美学需求,同时还要关注为后续的雕刻留有余地。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不仅在器形的选择上充分平衡材料、结构、功能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到在哪些位置进行雕漆表现。   (一)功能性设计   任何器物的设计和制造都是有目的性的,都具有一定的效用。这里所说的效用不是狭义的、具体的实用价值,而是指广义的功用而言。“用来做什么”是器物存在的本质,有一部分作为器具来使用,还有的作为陈设品来欣赏,总之要有一定的用途,当然也不排除欣赏和使用兼而有之的器物。韩非子也说过“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说的是即使有价值千金的玉卮,虽然最贵重,但没有底,是漏的,水都装不住,指的就是其使用价值的缺失。由此可见,在造型设计中,我们首先应该注重其功能性设计。   如前文所述,漆材料的最初运用就是以实用为目的的,随后随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