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碳纳米管在LiFePO4正极材料中应用研究.docVIP

阵列碳纳米管在LiFePO4正极材料中应用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阵列碳纳米管在LiFePO4正极材料中应用研究

阵列碳纳米管在LiFePO4正极材料中应用研究   摘 要:针对LiFeP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高倍率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水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一种高长径比的阵列碳纳米管,与LiFePO4进行复合。通过Raman、SEM、TEM等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形貌;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阵列碳纳米管添加量为2%时,复合电极2 C下循环500次后比容量为140 mAh/g, 提高到10 C的倍率时,电池比容量仍有109 mAh/g,表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   ?P键词:锂离子电池;LiFePO4 ;阵列碳纳米管;电化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M9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3-0227-03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的制备   使用磁控溅射仪在硅片上溅射一层纳米Fe膜,然后放入管式炉中,在750℃下,控制水分值为150ppm,乙烯流量100sccm,氢气流量700sccm,生长15min, 得到阵列碳纳米管。按一定比例将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阵列碳纳米管加入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机械搅拌分散15分钟,先使用球磨机在400r/min下球磨4小时,得到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将阵列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与磷酸铁锂、粘结剂PVDF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研钵中充分研磨后涂布在铝箔上,80℃干燥12小时后,辊压冲片得到直径为8mm的正极极片,以金属锂片为负极,电解液为溶于碳酸乙烯脂(EC)和碳酸二甲酯(DMC)混合溶液(其体积比为1:l)的六氟磷酸锂(LiPF6),在水氧含量小于0.1ppm的手套箱中按照要求组装成CR2032纽扣电池。   1.2 材料的表征   SEM测试:用导电胶将样品粘在五方铜台上,放入仪器样品室内进行SEM观测。   TEM测试:将样品溶入无水乙醇中并超声分散均匀后滴入铜网进行TEM测试。   Raman测试:拉曼光谱测试,所用激光波长为532nm。   1.3 电化学性能测试   恒流充放电能测试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循环过程中的可逆容量,以及库伦效率等。本实验是在新威尔电池测试系统上完成的,各样品测试中选用的充放电电压窗口为2.0-4.2V。交流阻抗测试可以获得工作电极的Nyquist谱图,本测试是在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的CHI760E电化学工作站上完成的,阻抗测试频率范围为0.01Hz-100kHz。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构分析   图1为不同制备条件下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本实验采用不同厚度的铁膜来制备碳纳米管,1-5铁的参数分别为20W15s,20W20s,20W30s,20W60s,20W120s,可以看到当铁制备参数为20W15s时碳纳米管IG/ID最高,约为4.3,意味着此条件下碳纳米管的质量更好。   2.2 形貌分析   从图2a中可以看到水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阵列碳纳米管有序度极高,且无明显杂质;TEM图片显示VACNT直径在5-10nm左右,管径均匀分布,同时VACNT测量的高度在1mm左右,因而可以算出其长径比极高(10000)。   图2c 2d为含2% VACNT的LiFePO4复合材料在不同倍数下的SEM图片,可以看出阵列碳纳米管的极高长径比使得其在较少的添加量下便形成了完整相互交错的网络结构,将LiFePO4颗粒完美的连接成了一个整体。   2.3 电化学性能分析   2.3.1 倍率性能分析   图3为添加不同含量VACNT后下LiFePO4电池的倍率性能,在0.2C,0.5C,1C,2C的倍率下,三个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并无太大区别,但当倍率上升到5C后,0.5%VACNT含量的电池容量急剧下降,几乎为零,倍率继续上升到10C后,2%VACNT含量的电池放电比容量为109mAh/g,0.5%与1%VACNT含量的电池容量均降到0,且当倍率回到0.2C后,0.5%VACNT含量的容量仍然0。   2.3.2 循环性能分析   图4为添加不同含量VACNT后下LiFePO4电池在2C下的循环性能。可以看到,在2C的倍率下,2%VACNT含量的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最高,为140mAh/g左右,在前70次循环,三种电池容量均比较稳定,而从70圈左右开始,0.5% VACNT含量电池的容量开始衰减,到150圈左右,容量几乎为零。1%与2%VACNT含量的电池在整个500圈的循环过程中,稳定性均很好,但容量上2%VACNT含量的电池更高。   2.3.3 阻抗分析   图5是不同含量VACNT下LiFePO4电池循环前的阻抗谱,阻抗测试频率范围为0.01Hz-100kHz。从图中可以看出,2%VACNT含量电池的初始阻抗最低,意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