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抗战文化资源在对台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对策.docVIP

重庆抗战文化资源在对台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抗战文化资源在对台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对策

重庆抗战文化资源在对台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对策   摘要:抗战文化资源是重庆最具价值和代表性的资源。挖掘、利用重庆抗战文化资源对做好对台工作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核心在于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增进民族认同,激发两岸同胞的情感共鸣,助力两岸统一事业。运用SWOT分析法梳理重庆抗战文化资源,对重庆发挥优势,打好“抗战文化牌”、做好对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抗战文化;文化资源;渝台交流;重庆优势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6)03-0083-06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应用广泛,是人们最熟悉的战略分析工具。它通过运用系统分析思维,使研究特定对象的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达成战略性匹配。SWOT分析能让研究对象聚焦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规避内部劣势、抵消外部威胁,在自身“能够做的”和“可能做的”之间进行矩阵分析,以制定适宜自身的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运用SWOT分析重庆抗战文化资源,能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对台工作策略提供有益帮助。   二、运用SWOT分析重庆抗战文化资源   重庆抗战文化是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救亡图存为主题,以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文化运动及其成果的总和。重庆抗战文化资源是其具体载体和表现形式,在物质形态方面包括抗战文物、抗战文献和抗战遗址,在精神形态方面包括抗战历史、抗战故事和抗战精神等。重庆抗战文化资源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庆最具价值和代表性的资源。抗战时期的重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指挥中心,与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一起被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名城,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抗战胜利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重庆抗战文化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不分党派、民族、阶级、地域,用鲜血和生命在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过程中凝聚而成的。每个中华儿女都能从重庆抗战文化资源中感受到民族共同体的价值与意义。因此,重庆抗战文化资源对两岸持续“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具有特殊价值。   (一)优势(strengths)   1.抗战文化遗址数量多、规格高。重庆是全国保存抗战遗址数量最多的城市,现存395处抗战遗址涵盖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包括国民政府军政机关和国民党中央党群旧址,如中华民国政府总统府、行政院、立法院、考试院旧址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等;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等革命遗址,如《新华日报》营业部、曾家岩50号、红岩村等;名人旧居及其活动场所,如林园、特园、冯玉祥旧居、郭沫若故居、宋庆龄故居等;各国使馆旧址,如美、苏、英、法、韩等国大使馆;重要抗战遗迹,如大轰炸惨案遗址、抗战胜利纪功碑、国民参政会旧址、保卫中国同盟总部旧址、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等,这些遗址主要集中在“一岛(渝中半岛)”“三山(歌乐山、南山、缙云山)”和“三坝(沙坪坝、江津白沙坝、北碚夏坝)”。其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101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93个,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201个。此外,还有92 001件(套)可移动抗战文物[1]。   2.抗战文献档案品种多、保存好。重庆市档案馆拥有超过40万卷抗战历史档案,占馆藏档案总数的2/3,在全国亦属罕见。作为国立罗斯福图书馆的前身,重庆图书馆现在保存的、抗战时期出版的图书27 710种、期刊2 839种、报纸207种,另有860种抗战时期报刊的微缩胶卷,这是全国所有图书馆中抗战文献品种最多、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2]。这些文献档案与现存台湾相关机构的抗战历史档案,在资源构成上具有内在关联、互为印证,在开发利用上缺一不可、互为支撑。据统计,1987年以来,在重庆市档案馆接待的大陆外利用者中,有近半数是来自台湾。   3.渝台间历史渊源深、情感厚。重庆作为战时“陪都”与台湾在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血缘亲情、故土乡情相互交织。据统计,1949年去台的200多万人中,在重庆工作生活过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至今联系着渝台两地近8万个家庭[3]。他们为深化渝台两地合作交流系牢了情感纽带。重庆抗战文化资源能够为巩固两地联系、强化情感纽带发挥重要作用。   (二)劣势(weaknesses)   1.资源管理落后。一是产权分散模糊,抗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各自为政。全市抗战遗址的管理使用主体分散,权属关系复杂,给保护工作造成巨大压力。据调查,在全市17个保存现状差的市级以上抗战遗址中,其权属对象不仅有部队、中央企业、市属国企、机关事业单位,而且有个人[4]。抗战文化遗址的产权分散模糊、保护开发的权责不清造成“想保护的没权限,能保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