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顺心而导,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
顺心而导,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
“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时起步,修改的习惯在习作开始之日起就加以培养。”这是《新课程标准》对习作的要求。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玉雕为饰,文改为章。确实,对作文的修改能力,是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大组成部分,是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面对仅十来岁,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心智远不成熟的孩子,让他把心里的话付之于笔端,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再要求他能审视自己的文章,玩味自己的文章,进而修改自己的文章,其难度可想而知。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顺应《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让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同时起步,从而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呢?笔者认为,应从儿童心理入手,激发其兴趣,让“作文修改”起步在“乐意”中,从而事半功倍地引领学生进入“作文修改”的大门。
一、把握“童稚”心理,修改“游戏化”
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容易为一些新异刺激所激动而兴奋起来,好动,以游戏为生命。在作文起步阶段,如果能把握并运用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就能“事半功倍”地把学生领进“作文修改”的大门。
起始阶段学生自我修改习作的要求不高,应先让学生练习把句子改正确、通顺。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中提出了:“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但由于识字量增大,受同音字干扰等原因,小学生低、中段习作中错别字特别多,直接影响了句子的正确和通顺。而谁都知道,如果没有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一时是没法发现自己句子中的这些错误的,更别说自主修改了。那么,如何让这些“无意注意还占重要地位”的孩子,高度关注自己的文章,迈出文章修改的第一步呢?笔者认为,要从儿童心理特点入手,设计最能调动儿童的一种含有游戏精神的方式,激发其“习作修改”的兴趣,就能出现“柳暗花明”的结果。
例如,要求学生再读自己的文章,找出句子中的错字、别字,把句子改通顺、正确。可以暂时把你的这个直白的要求先藏一藏,略带神秘地告诉学生:现在有白骨精变成错别字,躲在了你的作文中。如果你是有着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你能把这个“白骨精”找出来吗?
笔者在尝试这样的教学后,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反馈:
今天,我在我的作文中找到了四个“白骨精”,老师表扬我是个“了不起的孙悟空”,真高兴!
当“孙悟空”真好玩,“白骨精”再变化,都被我找到了。这样,我的作文就更好了。以后,写完作文,我都要这样找一找,可不能让“白骨精”在我的作文里捣乱。
足见这个被我和学生称为“找白骨精”的习作修改游戏深受学生的欢迎。修改习作要求,用游戏稍加“包装”,不但激发了学生对习作修改的兴趣,还为养成好习惯开了个好头。
当然,我们还可以设计很多这样的习作修改游戏,比如“小白兔找毒蘑菇”“喜洋洋破陷阱”等,只要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把握“渴望长大”心理,修改“放手化”
每个孩子都渴望长大和大人一样高,渴望被尊重,渴望被重视,这代表了孩子的发展方向。作为大人,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种能促人上进的“平等”。及时把握,正确运用孩子的这种心理,往往能找到教育教学的契机和捷径,在习作修改起步教学中更是一种有效的推动力。
比如放手让学生写眉批。“写眉批”其实是在上例找漏洞的基础上,不再“说漏洞”,而是在这些“漏洞”旁边写上注释说明。但是,对学生来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写眉批是老师的专利,只有老师能在学生的文章中点点划划。现在,自己也能逐句去点评同学的文章了,足见老师对他(她)的肯定。”有了这样的动力源,学生的眉批,有时还真能比老师写得详尽,写得细致。
眉批一段时间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写评语:在同学文章的最后,像老师那样,点评一下这篇文章。把你看了他(她)的文章后,最想说的,印象最深的写下来。这是对孩子能力的极大肯定。我们来看看这些孩子的评语:
――你写得比上次好多了,字也写得很不错,想象更是丰富。对了,丁丁,假如这个世界上真有这样的暗室,我和你一起去那里,如何?(喻陈铭评张鼎)
――写得太好了,连我都陶醉了。我给妈妈看,她说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文章。(陈雨航评徐碧燕)
――字实在是太差了,看都看不懂,什么字呀?写错字也不要乱涂,一个字:脏!还有很多错别字,如:“幻”错写成“约”。而且你还跟上次一模一样,少标点。(蒋竞书评邵?从穑?
――大闸蟹一定很好吃,要不然我怎么会看得连口水都流出来了呢?(刘少楠评刘英杰)
……
先不说孩子们评得是否到位、准确。单就那份生动、率真,是我们教师评语没法比拟的。
放手让学生全方位去评改同学的文章,垫高学生,给学生以信心和信任,能有效地激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