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徐志摩诗文中的剑桥情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徐志摩诗文中的剑桥情怀   摘 要:在英国求学期间,最令徐志摩难以忘怀的是剑桥,他曾经游学于此,并与剑桥结下了不解之缘。徐志摩在诗文中,表达着对“爱、美、自由”的推崇、对大自然淋漓的审视、?α樾越G诺纳羁烫逖椤⒍岳寺?诗风的追求,而这些都是由于其与剑桥的情缘使然,可以说,剑桥情怀是徐志摩诗文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值得研究。   关键词:徐志摩;诗文;剑桥情怀   1920年9月,徐志摩从美国启程前往英国,最初,他在伦敦经济学院读书,后于1921年春天,经过英国学者狄更生介绍,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剑桥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徐志摩于1922年8月离开剑桥大学到了伦敦,并于11月回到中国。这次剑桥学习经历约一年半时间。徐志摩在1925年3月至7月访问欧洲期间,曾到过剑桥一次。三年后,也就是1928年8月,徐志摩又一次访问欧洲,这时又在剑桥暂住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徐志摩的剑桥经历总共有三次。在剑桥,诗人心灵深处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并且深受剑桥的影响。徐志摩的诗文饱含对剑桥的热爱,他与剑桥已经密不可分。   一、对“爱、美、自由”的推崇   正如胡适所说,徐志摩崇拜着一种简单而又单纯的信念,之所以说它简单,是因为只需要用三个字或词就可以概括出来,一个是爱,一个是美,一个是自由。徐志摩梦想着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可以同时实现这三者的集合,这就是他简单而又单纯的信仰。从某种程度上讲,徐志摩的名字与剑桥是密不可分的,在徐志摩一生的诗作当中,最为耀眼的当属《再别康桥》,这首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就如同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心音,又契合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通过《再别康桥》一诗,徐志摩并不是要简单地表达自己与母校的告别之意,而是与康桥文化的依依不舍之情,包容、自由的康桥文化无疑丰富了徐志摩的诗意人生。   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他用爱的情怀、自由的心灵和美的视角对康桥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和深情的诉说。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我那时蜜甜的单独,那时蜜甜的闲暇。一晚又一晚的,只见我出神似的倚在桥栏上向西天凝望:一一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的波纹: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还有几句更笨重的怎能仿佛那游丝似轻妙的情景:难忘七月的黄昏,远树凝寂,像墨波的山形,衬出轻柔瞑色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橘绿,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可以说,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出无尽的美,洋溢对剑桥无限的爱。在徐志摩的笔下,剑桥便是“爱、美、自由”的化身,是一种美得让人无法释怀的浪漫。   二、对大自然淋漓的审视   在徐志摩的心灵世界中,充满了诗意盎然的花草树木、缤纷落英,那是在凡俗的生活中看到的纯净角落,是诗人拥有的对自然之美的深刻关注。如徐志摩的《春》就通篇写了康河两岸浓郁的春天景色以及生机勃勃的春意。诗人在春草中走走看看,但见“树尽交柯,草也骈偶”,处处情侣“情意胶胶,情话啾啾”。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出双入对的,但只有诗人自己形单影只,这不免使得徐志摩感受到无尽的感伤,那么如何来治疗内心的伤痛呢?徐志摩的方法是向大自然寻求“解药”、向充满无限生机的自然世界找寻生活的热情,是春天美景点燃了徐志摩的希望,让心头“热奋震颤”,把整个春天美妙的景色拥抱在自己的胸怀之中。可见,自然美景对于徐志摩来说多么重要,从而找到内心的那份宁静,写出更好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   在《康桥西野暮色》中,徐志摩描写了康河西岸的美妙景色。那个时代的康河西岸,大地被一大片的农田、牧场和森林所覆盖着,诗人则选取了剑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春季来写,将一天之中最美好的黄昏时刻点染得异常温馨,将夕阳下瞬息万变、风仪万千的美景渲染得淋漓尽致。在《我所知道的康桥》开篇就几乎跑野马,思考鸢飞鱼跃。首段谈起赴英求学难得的因缘,似乎重点为介绍求学生活及当地景观,结果实际对此叙述较少,著眼点跑到剑桥大自然之壮丽,“康桥的妩媚也是不可掩的”“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这剑桥的自然美景使其生命受到感召与悸动,引发感悟,期盼人性返璞归真。徐志摩所写的与剑桥有关的诗文主题几乎从认识康桥到认识大自然与生命境界,汪洋恣肆、散漫不羁,不过零散的段落确实蕴涵徐志摩独特的逻辑与构思,主要在于康桥之美与自然启迪了他,提升了精神层次。   三、对灵性剑桥的深刻体验   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徐志摩细致讲述过康桥的精神力量:“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超出了画图而化生了音乐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