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家风当下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家风当下意义

鲁迅家风当下意义   【摘 要】   时代的进步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下有些家庭教育存在着浮躁和急功近利倾向,重温鲁迅家风,其践行传统道德理想、去除尘世浮名功利、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关注个体精神独立的丰富内涵对调整纠正当下的家庭教育不无裨益。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风 意义   中国人历来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家风的传承。1936年,鲁迅在病重时,在散文《死》的篇末写下遗嘱,其中包含对当时幼子周海婴的训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观察融为一体,其家风在当下仍具有警示世人的积极意义。概括起来,包含如下几点:   一、以身作则,践行传统道德理想   鲁迅先生自幼接受完整的旧式教育,传统儒家的道德精神已渗透到他的骨髓,渗透到他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典型的表现是能够以身作则,用一生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儒家的道德理想、人生追求,并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孝道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鲁迅先生孝敬母亲的故事早已传为佳话。家道中落、父亲早逝使得母亲饱受痛苦磨难,她“用坚强抵御软弱,用笑脸抹去泪水,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绝不倒下”,这种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在鲁迅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终其一生,鲁迅先生以如椽之笔同凶残的敌人进行了韧性的战斗,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注重策略,从不妥协。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鲁迅先生从小就学会分担母亲的重担,对母亲百依百顺,从不顶撞。他亲自为母亲的老寒腿拔“火罐”、去风湿,陪同母亲到香山、碧云寺、钓鱼台等地游览……作为孝子,每逢有作家张恨水的新书出版,鲁迅一定要买回来送给母亲看。1934年5月16日,鲁迅在给母亲的家书里边说:“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三日前曾买《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张恨水作,分二包,由世界书局寄上,想已到,但男自己未曾看过,不知内容如何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大人的无限牵挂。从1930年到1936年逝世时,6年多的时间里,鲁迅写给母亲的书信就多达116封。出于孝心,晚年鲁迅对母亲隐瞒了自己的病情,直到临终前才在给母亲的信中说出了自己患有肺结核的实情。   鲁迅对家风的传承不仅体现在对母亲的孝顺上,更体现在对儿子周海婴的悉心教导上。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周海婴至今记忆犹新的一幕是鲁迅弯下腰身,细心地为他敷药的情景。这与当前的“虎爸”“狼妈”的威严形象大相径庭。鲁迅也曾打过儿子,但从未暴怒之下,或严厉训斥。周海婴印象中只有一次因病赖学被鲁迅用报纸卷打屁股,但据周海婴回忆,“打起来声音虽响,却不痛的。”鲁迅宁愿子孙后代做一个能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不要做那种徒有虚名、华而不实之徒。他的孙子周令飞后来在台湾卖爆米花,恰恰也正是验证了鲁迅当年所说的“寻点小事情过活”。鲁迅不愧是伟人,周令飞也不愧为鲁迅的后人。好的家风应该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恪守传统道德理想。好的家风也应该成为一个家族的共同信仰,成为可以超越时空限制、让后代子孙产生思想共?Q的生命信条,这是需要多少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   二、以人为本,去除尘世浮名功利   鲁迅先生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用满腔的热情关爱少年儿童,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闰土》《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故乡》《春》《阿Q正传》等许多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作品,在他看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鲁迅曾翻译过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发出过“救救孩子”的呐喊,质疑中国传统教育,倡导“以孩子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他总是根据自身的生命体验提倡人性化的教育,反对僵化的教条和陈腐的教育观念。鲁迅尊重儿童爱玩的天性,重视创造能力的发挥。重视社会环境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批评放任自流和不近人情的教育方式,主张还给孩子自由。综观当下中国家庭教育,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前途”,重成才轻成人,重结果轻过程,重经济效益轻教育质量,重智轻德,分数至上,急功近利,异象迭出,每每扭曲了教育的本真和孩子的天性。鲁迅儿子周海婴,一生质朴平淡,从事无线电研究长达55年以上,家中摆满各类荣誉证书,70年来对摄影兴趣不减,拍有2万张照片。作为无线电专家和摄影专家,周海婴牢记家训,默默无闻、淡泊名利,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成绩,去赢得社会的承认,不去做力所难及之事。相形之下,当今社会各界,借助前辈名头,四处招摇,追名逐利,所作所为,令人汗颜。   三、实事求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   在教育孩子方面,鲁迅先生认为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让儿子“完全的解放”。曾经有一次,鲁迅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