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广告实践背景阶段及动机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广告实践背景阶段及动机初探

鲁迅广告实践背景阶段及动机初探   摘 要:鲁迅的一生与广告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广告遗产。时代、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的背景因素综合作用,造就了鲁迅独特而又丰赡的广告实践,其广告实践主要可以划分为初始、沉寂、勃兴、过渡和高峰5个阶段。梳理鲁迅的广告实践活动,在初步归纳为五类动机之后,总结出鲁迅做广告的文化特性,即立足文化,旨在文化传播、文化提升和文化创造。   关键词:鲁迅 广告实践 背景 阶段 动机      鲁迅的一生,与广告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02年11月开始筹划出版《浙江潮》算起,一直到1936年逝世前三天为曹靖华译作《苏联作家七人集》写序,时间跨度长达30多年。直到弥留之际,还在关心《海上述林》的出版①。在漫长的编辑出版生涯中,鲁迅写下了为数不少的书刊广告和说明文字,表现出了非凡的水平。本文试图从实践背景、主要阶段及广告动机三个方面论述鲁迅的广告实践。      一、实践背景      几乎与鲁迅的编辑出版生涯相伴相随,他的广告实践也贯穿其编辑出版生涯的始终。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鲁迅全集》(下同),《〈中国矿产志〉征求资料广告》是已知的鲁迅最早的广告。最初刊于1907年2月27日(清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十五日)《中国矿产志》增订三版封底,原题《本书征求资料广告》②。若据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鲁迅全集补遗》(下同),鲁迅最早的广告当是原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十一日发行的《中国矿产志》初版书内的《〈中国矿产志〉广告》和《〈中国矿产全图〉广告》③。鲁迅一生最后的广告也许要算《〈海上述林〉上卷插图正误》②和《绍介〈海上述林〉上卷》②了,前文最初印于1936年10月出版的《海上述林》下卷卷末,后文最初刊载于1936年11月20日《中流》第一卷第六期。   鲁迅一生都与书刊广告联系在一起,他的广告实践,是时代、社会和个人三方面的背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晚清到“五四”,从“五四”到鲁迅生命的终结,中国社会都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沿袭了两千多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迅速解体,以市场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蓬勃兴起。鲁迅的写作、编辑、出版等活动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商业化烙印。现代广告正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鲁迅的广告实践就是从这样的大语境中发生的。   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其与报刊、出版等现代传媒的结合,报刊和出版成为新文学作品的载体。报刊和出版既是文化载体,同时也是商业行为,要受经济规律的制约④。据粗略统计,“五四”新文化运动成名之后,鲁迅曾担任10多种期刊和报纸副刊的编辑工作,编辑出版《未名丛刊》、《乌合丛书》、《奴隶丛书》等大量书籍,自办“三闲书屋”,替人“校订”、“校刊”的作品达100多种。既然文学是商品,也就需要包装和宣传,广告自然就有了“用武之地”。   特别是鲁迅在上海生活的十年,正是上海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当时上海已经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国际化的大都市,其出版业居于全国龙头地位。20世纪30年代初期,上海涌现出了“期刊热”或“杂志热”,大批知识分子从四面八方奔赴上海。鲁迅当时已经成为完全靠卖文为生的自由职业者,生存的需求,激烈的竞争,战斗和传播文化的需要,都迅速而又集中地催化并加强着鲁迅的广告实践,使之达到巅峰状态。凭借独具特色的广告和鲁迅本人的“名人效应”,鲁迅以序跋、书评、牌记、告白、新书预告等多种形式,或推介作家,或促销作品,或传播文化,或进行文艺斗争,或维护合法权益,为其创作与人生熔铸了精彩别致的广告元素,协同成就了鲁迅的辉煌。      二、主要阶段      参照鲁迅人生道路与创作道路的阶段划分,结合其广告实践,鲁迅的广告实践大致可以分成5个阶段。   一是初始阶段(1902年2月-1909年6月)。在这个阶段正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他已有著译作品公开出版。此时的鲁迅人微名不扬,需要广告“吆喝”助销,因而就有《〈中国矿产志〉广告》、《〈中国矿产全图〉广告》,因而就有1909年2月的《〈域外小说集〉(第一册)以后译文及新书预告》③,同年4月17日上海《时报》第一版的广告《〈域外小说全集〉第一册》②,同年6月日本东京神田印刷所印《域外小说集》(第二册)书后的《〈域外小说集〉(第二册)以后译文及新书预告》③。   二是沉寂阶段(1909年6月-1918年3月)。鲁迅归国后,其社会角色主要是政府公务员、学校教员和作家,公务员是主业,教员和作家应该算是兼职。这段时间,鲁迅文学创作处于“等于虚无”的“沉默”阶段,正因为文学创作的“沉默”,也使鲁迅的广告实践活动趋于沉寂。就现有《鲁迅全集》、《鲁迅全集补遗》等资料看来,此阶段的文学广告付诸阙如,仅存的1912年2月19日刊于《越铎日报》广告栏的《周豫才告白》也系辞职声明。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