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几种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docVIP

鹅几种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鹅几种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鹅几种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6)02-0024-03   鹅的常见消化道寄生虫有鹅裂口线虫、绦虫、蛔虫、球虫等病,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和产蛋,严重者极度消瘦,而且能使鹅死亡。无论是规模化养鹅或是散养鹅均易感染,特别是一家一户散养的鹅感染更加严重,必须要加以防治。   1 鹅裂口线虫   鹅裂口线虫病是由鹅裂口线虫寄生于鹅的肌胃角膜层下引起的疾病。本病主要是以肌胃角膜的脱落和肌胃急性炎症与溃疡为特征。   1.1 流行特点 鹅裂口线虫发育无需中间宿主。受精后的雌虫每天在胃内排出大量的肉眼看不见的虫卵。卵随粪便排泄到外界之后,不能感染鹅,在适宜条件下(28~30℃),经24~48h后在卵中发育有活性的幼虫,然后再经5~6d,发育成具有感染性幼虫,破壳而出,沿草茎或地面蠕动。鹅食入含有侵袭性的幼虫的草而感染。幼虫在前5d栖居于鹅的腺胃,最后进入肌胃内或钻入肌胃角膜层下面,在此处经过17~22d发育为成虫。寿命只有3个月。雏鹅更易感染鹅裂口线虫。   1.2 临床症状 雏鹅消化障碍,饲料的消化率明显下降,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不食,发育受阻,体弱、贫血,有时腹泻。倘若虫体数量多,饲养管理不善,可造成大批死亡。如虫体数量减少时,或鹅的年龄较大,则症状不明显,而成为本病的传播者。患鹅裂口线虫病的鹅只,由于体况潺弱,对其传染有较高易感性。   1.3 剖检变化 剖开肌胃,可见角质层较薄的部位有大量粉红色、细长的虫体。有虫体存在的肌胃角质层易碎,坏死呈棕色硬块,如除去角质层,可见有黑色溃疡病灶。   1.4 防治措施   1.4.1 幼虫在外界环境中只能活15d,而在10cm深的水中可以生存25d。虫卵在冬季孵出的幼虫很快死亡。鉴于以上情况,要清除病原体并不难,只要让养鹅场休闲1~1.5个月,在休闲期间,搞好鹅舍清洁卫生,加强消毒,则可以在1.5~2个月内清除病原。   1.4.2 要把大、小鹅分开饲养,避免使用同一个场地,这样就能让雏鹅摆脱鹅裂口线虫的侵袭。   1.4.3 预防性驱虫,鹅裂口线虫的幼虫侵入到机体内,经17~22d发育为成虫。因此,在疫区的养鹅场,从雏鹅放牧的第1天开始,经17~22d后,进行第1次驱虫,并按具体情况制定第2次驱虫计划。在疫区,鹅每年最少要进行两次预防性驱虫。驱虫应在隔离鹅舍内进行,投药后2d内彻底清除粪便,并进行生物发酵处理。   1.4.4 可用下列药物治疗:①左旋咪唑25~40mg/kg体重均匀拌在料里,1次服用,间隔1~2周再给药1次;②丙硫咪唑10~15mg/kg体重,拌在料里或饮水;③驱虫净(四咪唑)40~50mg/kg体重,均匀拌在饲料中饲喂,1次喂服;或按0.01%的浓度溶于饮水中,连用7d,喂1个疗程。   2 鹅绦虫病   鹅绦虫流行范围极其广泛。在一些养鹅场可引起地方性流行,其病原体主要是矛形剑带绦虫。除此之外,寄生于鹅肠管的绦虫还有很多,如片形绉缘绦虫、膜壳绦虫等。但以矛形剑带绦虫危害性最为严重。   2.1 流行特点 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家禽的各年龄段,特别是环境不卫生以及地面散养鹅、孔雀均易感染。   2.2 临床症状 病鹅排出的粪便中可见多少不等的白色、大米粒大、长方形的绦虫节片,成熟的孕节片中含有许多虫卵。病鹅生长发育不良、消瘦、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不愿活动、呆立、羽毛松乱。病程长的可出现贫血,颜面及眼结膜苍白或轻度黄染。白色水样下痢,有时混有血痢。当绦虫代谢产物引起鹅体中毒时,则病鹅精神萎靡不振、衰弱、最后常因机体衰竭或并发其他感染而死亡。   2.3 剖检病变 十二指肠降部向下进入空肠10cm左右处可发现虫体,数量多时,堵塞肠管,形成肠梗阻。病死鹅的绦虫则进入到回肠和直肠,体态紧缩呈扁平的挂面条样;②小肠粘膜肥厚、肠腔有大量恶臭的粘液,肠粘膜出血、坏死、溃疡。病程长的病鹅,当绦虫头节深入到肠粘膜内时,可见到肠壁凸起,呈芝麻粒大的灰黄色结节。结节中央凹陷,凹陷内含有黄褐色凝乳状物。   2.4 防治措施 ①吡喹酮:10~20mg/kg体重,一次拌料内服;②槟榔:1~1.5g/kg体重,一次拌料内服。或加水煎汤,混入饮水中内服;③灭绦灵(硫硝柳胺):按50~60mg/kg体重,一次混料投服。   3 鹅蛔虫病   鹅蛔虫病是由鹅蛔虫所引起的一种禽肠道寄生虫病。临床上,以消化道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由于虫体在肠道的寄生,不仅损伤肠粘膜,引起发炎,导致病原感染,而且虫体代谢产物使病禽产生慢性中毒,严重者最终导致鹅瘦弱死亡。   3.1 流行特点 蛔虫寄生的部位主要是在小肠内,雌虫产卵,随粪便一起排出外界环境,在潮湿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虫卵就继续发育,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