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与血管畸形231例治疗分析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与血管畸形231例治疗分析
目前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各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临床上非常重要。1998年2月~2007年6月,我们对231例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患者分别采用平阳霉素注射、冷冻和手术等方法治疗,现将几种方法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31例,其中门诊治疗189例,住院治疗42例,男108例,女123例,年龄2个月~82岁,平均为22.4岁。发病部位:口腔157例,其中上唇26例、下唇30例、颊粘膜34例、舌部32例、口底21例、腭部14例;颌面部74例,其中颈部19例、腮腺嚼肌区15例、颊部12例、颌下区10例、颧颞部8例、颏部5例,鼻部3例、眼睑2例。皮损类型:血管瘤18例,血管畸形213例,其中静脉畸形112例、微静脉畸形31例、静脉-微静脉畸形65例、动静脉畸形5例。
1.2 治疗方法
1.2.1平阳霉素注射:采用平阳霉素注射的患者108例,平阳霉素8mg+地塞米松2mg+2%盐酸利多卡因1ml,生理盐水稀释至4ml,即浓度为2mg/ml,婴幼儿稀释浓度为1mg/ml,以5ml注射器5号皮试针头(深部血管瘤用5号长针头)消毒后经皮肤或粘膜刺入瘤腔内,抽吸有回血缓慢注入以上药物,抽吸无回血者可于瘤体内多点注射,根据瘤体大小每次注入以上药物1~8ml,一般成人每次剂量8~16mg,婴幼儿每次2~8mg,7~10天治疗一次,3~8次为一个疗程,成人总量80mg,幼儿不要超过30mg。
1.2.2 冷冻治疗:冷冻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接触法,根据病变大小以血管钳夹持适当大小棉球或用棉签蘸液氮直接压迫于病变表面,如此反复数次约2min,使病变部位结冰,冰球范围大于病变部位边缘3~5mm,然后使其自然融化,此过程为一个冻融周期,每次需要1~2个冻融周期,每1~2周一次,视瘤体消退情况反复冷冻数次。
1.2.3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患者63例,根据病变大小、部位、波及器官的解剖特点采用不同术式,病变小者切除后皮肤粘膜缺损直接拉拢缝合,缺损较大者可用临近皮瓣转移修复,深部血管畸形切除需切开翻瓣解剖,保护好重要神经血管等,如面神经、迷走神经、颈部大血管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瘤体或病变完全消退,无畸形、瘢痕和功能障碍,观察半年以上无复发;有效:瘤体缩小70%以上、无功能障碍,畸形不明显,观察半年以上无复发;无效:瘤体无明显变化或缩小不到1/3或复发。
2结果
三种方法治疗结果统计见表1:
3讨论
3.1 三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体会
3.1.1平阳霉素注射:平阳霉素是国产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有效成分为博莱霉素A5,它是一种通过抑制DNA合成影响细胞代谢功能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血管瘤系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所致,平阳霉素注射可迅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1]。因此对于诊断为血管瘤而不能自行消退者,最适合应用平阳霉素治疗。平阳霉素也非常适用于静脉畸形的治疗,尤其是体积大、位置深的静脉畸形,如位于颞下窝、咽旁、腮腺区和颈深部静脉畸形由于手术较复杂,应首先使用平阳霉素治疗,对不能完全消退者再考虑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平阳霉素用于治疗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常见副作用是局部肿胀,少数患者可引起发热反应,一般3~4天可自行消退,高浓度可引起局部坏死,特别是婴幼儿皮肤粘膜细嫩,应减低药物浓度。平阳霉素大剂量用于抗肿瘤治疗有引起肺纤维化者,我们最大总剂量用到96mg,未发现引起肺纤维化。
3.1.2 冷冻治疗:冷冻治疗的机理是通过低温对一定范围内的组织产生一种完全的无选择的细胞破坏[2]。冷冻用于治疗血管畸形简便安全,术后一般不留瘢痕和畸形,是外科手术和其他方法不能获得的,特别适用于口腔粘膜和皮肤表浅的微静脉畸形和静脉畸形,对深部静脉畸形由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的覆盖,有效低温很难达到病变组织,疗效欠佳。有报道对深部静脉畸形,通过外科手术切开翻瓣显露瘤体后再采用冷冻治疗取得良好效果[3],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观察。本组60例静脉畸形和微静脉畸形采用冷冻治疗,其中口腔粘膜48例、颌面部皮肤12例(微静脉畸形16例、静脉畸形44例),总有效率83.3%。冷冻治疗的副作用主要为术后局部水肿和形成水疱,一般可自行消退和吸收。
3.1.3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血管畸形的重要手段,对某些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本组5例动静脉畸形均经手术切除。对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静脉畸形和微静脉畸形也可通过手术切除解决,本组有28例术前经过其他不同方法(如药物、冷冻、激光、硬化剂、平阳霉素注射等)治疗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