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献应用与解聚散方加减治疗慢性肾病验案二则.docVIP

王耀献应用与解聚散方加减治疗慢性肾病验案二则.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耀献应用与解聚散方加减治疗慢性肾病验案二则

王耀献应用与解聚散方加减治疗慢性肾病验案二则   关键词:名医经验;王耀献;和解聚散方;慢性肾病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9.036   中图分类号:R27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9-0120-0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耀献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肾脏病中西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临床诊疗肾脏疾病经验丰富,提出了以肾络?Y瘕聚散消长为基础的中医肾病防衰理论,并创制了和解聚散方。现结合王师治疗慢性肾病验案二则,粗疏整理,介绍如下。   1 和解聚散方   和解聚散方为王师基于慢性肾病多本虚标实、肾络微型?Y瘕聚散等理论而制定的方剂,由黄芪、当归、海藻、牡蛎、穿山甲珠、熟大黄、熟地黄组成。方以黄芪、当归为君,以补血活血、补气扶正;海藻、牡蛎、穿山甲为臣,以化痰软坚、消?Y散结;另取熟大黄、熟地黄为佐,以加强攻补之力。诸药合用,具攻补兼施、标本兼顾之功。研究显示,该方具有抗肾纤维化、改善肾功能、延缓终末期肾脏病情进展等功效[1-3]。   2 典型病例   2.1 IgA肾病   案例1:患者,男,55岁,2012年10月25日初诊。2009年8月,患者体检时尿常规示“尿蛋白(PRO)+++,尿隐血(BLD)+++”,就诊于某医院,查24 h尿蛋白定量为4.08 g,血肌酐(SCr)84 μmol/L,白蛋白(ALB) 41.1 g/L。肾活检示:局灶增生性IgA肾病,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局灶增生性IgA肾病”,给予对症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出院后口服百令胶囊。监测尿常规:PRO++~+++,BLD++~+++。生化检查示SCr和血尿素氮(BUN)处于正常水平。2012年10月23日生化检查示:SCr 84.97 μmol/L,血糖6.11 mmol/L,ALB 42.8 g/L,三酰甘油(TG)1.22 mmol/L,总胆固醇(TC)3.3 mmol/L。尿常规示:PRO+++,BLD+++,尿胆原++。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平素控制在135/85 mm Hg (1 mm Hg=0.133 kPa)左右,否认家族相关疾病史。刻下:乏力易疲,纳可,眠安,便秘20余年,每日一行、质干、呈球状,小便呈泡沫,每日2000 mL左右,舌黯,苔薄白腻,脉弦细。辨证为气阴两虚,浊瘀互阻。治法:补气养阴、消?Y通络。处方:黄芪30 g,生地黄30 g,三七块10 g,牡蛎(先煎)30 g,海藻10 g,鳖甲(先煎)10 g,青风藤30 g,络石藤30 g,杜仲30 g,白花蛇舌草20 g,荷叶10 g,炒山药30 g。每日1剂,水煎服。   2012年12月13日二诊:复查24 h尿蛋白定量0.66 g(1950 mL),舌黯淡,苔薄白腻,脉沉弦。守方加穿山龙30 g、?g莶草30 g、丹参30 g,以增强祛风活血之力。   2013年4月18日尿常规示:PRO+,BLD-。生化示:SCr 81 μmol/L,尿酸(UA)404 μmol/L,血糖6.11 mmol/L, TC 2.99 mmol/L,TG 1.42 mmol/L,舌黯淡,苔根白腻,脉沉弦。守方加减,随诊。   按:本病病本在肾,常可涉及肝、脾等脏,多由脏腑功能衰退,脾肾亏虚,输布失职,导致湿浊内停,蕴久成毒,故脾肾正气不足是IgA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脾胃虚弱、摄血无权,肾虚不温脾土,阴虚内热、热淫血络、迫血妄行均可见血尿;脾失统摄,肾失封藏,精微外溢,出现蛋白尿。四诊合参,辨为气阴两虚、浊瘀互阻证。予和解聚散方攻补兼施,加杜仲、山药以增补脾肾之功,增三七、鳖甲助活血软坚之力;再予生地黄益阴,青风藤、络石藤祛风通络等增强功效。后随病情变化予以加减,巩固疗效。   2.2 肾淀粉样变性病   案例2:患者,男,56岁,2013年9月26日就诊。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查PRO++,SCr 200 μmol/L, 在某医院行肾穿刺示“肾淀粉样变性”,腹部B超示“双肾弥漫性病变,双肾囊肿”。予尿毒清等治疗,SCr最高达500 μmol/L,治疗1年后SCr降至200 μmol/L,出院后自服α酮酸、金水宝胶囊等,24 h尿蛋白定量由8 g降至0.18 g,SCr 120~200 μmol/L。2013年7月8日,于某院查SCr 194 μmo/L,UA 502 μmol/L,TG 2.1 mmol/L。复查尿常规示:BLD+。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平素控制在120/80 mm Hg。7岁时曾患甲型肝炎,17岁时患肺结核,均已治愈。诊见:左腿活动时酸痛,腰酸痛,久坐后双下肢浮肿,怕冷,纳眠可,小便正常、夜尿1次,大便每日1~2次、便溏。舌黯红,苔薄腻,脉沉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