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对理语入诗之思考与对性理诗之仿效与矫正.docVIP

王船山对理语入诗之思考与对性理诗之仿效与矫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船山对理语入诗之思考与对性理诗之仿效与矫正

王船山对理语入诗之思考与对性理诗之仿效与矫正   摘要:王船山认为诗源于人之情感,理本于人之天性,如一车之两辕,本不矛盾,只要能真正反映人的情感心性,以“理语”入诗同样可以写出佳作。他对以理语入诗的要求是“立风旨以生议论”,反对纯粹的以议论为诗,以注疏、帖括、经语入诗。他对宋明性理诗的肯定与仿效主要原因是他要借性理诗之讴歌孔颜乐处、适性自然、流连骀宕来湔洗国破家亡的深悲巨病。使自己的心灵获得某种超越;用纯素少雕饰的性理诗风格来改变自己昔日所学习过的马(司马迁)、班(固)、颜(延之)、谢(灵运)的精美富赡,以实现诗歌风格之多样化。但他对前人陷入禅学有所“修正”,对多以道学语入诗、有类语录等缺点有所矫正。   关键词:理语;性理诗;白沙;定山   中图分类号:B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0)03-0023-06      一、船山对以“理语”入诗之思考      “理语”一词,船山常用之。何谓“理语”?《古诗评选》卷二评陆机《赠潘尼》云:“诗人理语,唯西晋人为剧,理亦非能为西晋人累,彼自累耳。诗源情,理源性,斯二者岂分辕反驾者哉?不因自得。则花鸟禽鱼累情尤甚。不独理也。取之广远,会之清至,出之修洁,理固不在花鸟禽鱼上邪?”据此,“理语”即说理的语句。说理。也即议论。故所谓以“理语”入诗,即是以议论入诗。船山认为诗源于人之情感。理本于人之天性(以宋明理学家的语言表达,是所谓心性)。如一车之两辕,本不矛盾,只要能真正反映人的情感心性,以“理语”人诗同样可以写出佳作。其评郭璞《游仙诗》“悲翠戏兰沼”云:“亦但此耳,乃生色动人,虽浅者不敢目之以浮华,故知?以意为主?者真腐儒也!‘诗言志’,岂志即诗乎?”郭氏之游仙诗隐含玄理,却饰以物色,缘以情感,实际上仍未出抒情一途,与宋人所谓“以意为主”大相径庭,故船山加以称赏。   对以议论人诗,船山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盖诗立风旨以生议论,故说诗者于兴观群怨而皆可。若先为之论,则言未穷而意已先竭。在我已竭,而欲以生人之心,必不任矣。以鼓击鼓,鼓不鸣:以桴击桴,亦槁木之音而已。唐宋人诗惜短浅,反资标说。其下乃有如胡曾《咏史》一派,直堪为塾师放晚学之资。足知议论立而无诗,允矣。”这是说,以议论人诗,应先立足于“风旨”,即要求作者有所感触、感悟,这种感触、感悟虽然以议论写出,却能使读者也有所感触、感悟,怎么分析都符合用孔子所讲的兴观群怨四条标准,这样的诗便是好诗。换句话说,即使是议论人诗,也应当立足于情感,立意于寄托,而不能为议论而议论,或以肤浅之议论点缀情感之发抒,更不能脱离儒家兴观群怨之矩范。在他看来,唐宋人的某些议论诗,就有这些毛病;而胡曾咏史一派,则纯是以议论代替诗情。   根据上述标准,船山在《古诗评选》中立了一些样板。如评陆云《失题八酋》其二云:“晋初人说理乃有如许极至,后来却被支、许凋残。”H陆云原诗为:“日征月盈,天道变通。太初陶物,造化为功。四月维夏,南征观方。凯风有集,飘?_南窗。思乐万物,观异知同。”此诗所咏乃天道自然之理,但或借自然景观寄理,或直陈道理,或直抒个人感受与感悟,用经典意而不套用经典成句,被船山推为说理诗之极至。评价极高。对支道林、许询等所作的玄言诗,船山则明确予以否定。又如评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通首好诗,气和理匀,亦靖节之仅遘也。……通人于诗,不言理而理自至,无所枉而已。”这里船山又把“不言理而理自至”作为议论的最高样板。又评陶渊明《钦酒》之“幽兰生前庭”云:“真理真诗,浅人日读陶诗,至此种作,则全不知其所谓,况望其吟而赏之?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后来惟张曲江擅场。”陶渊明此诗多以景物、比兴寄理,后来张九龄之《感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故船山极力推许。   以“理语”人诗有多种情况:有依托景物、借助比兴寄理者。有从经典中撷取现成语句说理者。有从古人注疏、时人帖括中拈出成句、成词凑合成理者。依托景物、借助比兴寄理,理在景物、比兴之中。含蓄婉曲,令人回味;但景物太繁、比兴过多也容易产生流弊,钟嵘所谓“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者即是。船山主张情景相生,比兴自然,抒情说理都应流而不滞,反对情景游离、刻意为比兴。他说:“兴在有意无意之间,比亦不容雕刻;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天情物理,可哀而可乐,用之无穷。流而不滞,穷且滞者不知尔。”船山最反对捋摘现成注疏、帖括、经典语八诗。上引船山评陆机《赠潘尼》云:“平原此制,讵可云有注疏、帖括气哉?”评陶渊明《钦酒》之“幽兰生前庭”云:“陶固有‘人生归有道’、‘忧道不忧贫’一种语为老措大称赏者,一部十三经元不听腐汉捋剥作头巾戴,侮圣人之言必诛无赦,余固将建钟鼓以伐之。”这些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