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与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共与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

共与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   生于江南水乡,为了发展我国航空212业,足迹遍及全国,并且长期生活在北方。每次调动,他从不讲条件、地点,往往只有一句话:只要搞飞机,到哪儿都行!      今年建国60周年大阅兵真是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阅兵当日天蓝若洗,秋阳普照,一尘不染的万里长空给整装待发的空中梯队提供了绝佳的受阅良机。   10月1日上午,12种15型一百余架飞机分成12个梯队,威武雄壮、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上空,机种机型之全、之先进,前所未有。更加令人振奋的是,此次受阅飞机全部为国产,大部分是近10年来研制生产的新型装备。   目睹身姿矫健的各型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逐一飞过接受庄严检阅,每一位空军将士都难免心潮澎湃。   从1949年首次阅兵时的“万国制造”,到60周年大阅兵的全部国产,回首中国空军飞机从无到有、从艰难起飞到全部国产化的60年历程,人们不能不想起新中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   作为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飞机――“歼教1”的总设计师,徐舜寿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培育出的飞机设计人员遍布我国自主设计机型的各个重要岗位。由他主持、组织或亲自设计的飞机有:歼教1、初教6、强5、歼6、轰6、运7……   徐舜寿的三姐夫伍修权将军曾深情撰文回忆他――“生于江南水乡,为了发展我国航空工业,足迹遍及全国,并且长期生活在北方。每次调动,他从不讲条件、地点,往往只有一句话:只要搞飞机,到哪儿都行!虽然他走过的道路坎坷,心里却始终燃烧着为祖国设计自己的新型飞机的强烈愿望。”      徐门三杰,灵气凝于他一身      徐舜寿于1917年8月21日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徐氏家族用“延年益寿,长发其祥”八个字为族人按辈分取名。徐舜寿的父亲出生于1881年,属“益”字辈,名益彬、逸宾,常用“一冰”。徐一冰20岁时考取秀才,对新式的体操用具还有国术的刀枪剑戟都能耍上一段。1905年24岁的徐一冰留学日本,进大森体育学校专修体育。   南浔徐氏一门,徐一冰、徐迟、徐舜寿父子三人,在不同领域都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父亲徐一冰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操学校、第一本现代体育刊物《体育杂志》;兄长徐迟(原名徐桑寿)是家喻户晓的作家,所写的《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而徐舜寿本人则一生都在奋力问鼎我国航空工业的“哥德巴赫猜想”。   徐舜寿天资聪慧,从小品学兼优,哥哥徐迟曾在文章中写道:那时并不知道,我全家的灵气却是集于他一身的。他后来长得轩昂、仪表非凡,品学兼优,吸取知识比海绵还多还更加饱满。   而徐舜寿则在自传里写道:哥哥徐迟,年龄和我最近,此我大三岁,我所受到他的影响也最多……抗战后1939年左右在香港和共产党的同志们开始接近,思想转变很快。香港沦陷逃难到桂林、重庆。1944年我在重庆家中住了三个月,受到过他很多影响。   1933年9月,16岁的徐舜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工程组,1937年6月毕业后他到杭州笕桥飞机制造厂工作。此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轰炸杭州笕桥,徐舜寿立志要“航空救国”。1944年9月他被派往美国学习,1946年8月回国。1949年春,他所在的南昌第二飞机制造厂被迫迁往台湾,徐舜寿以送妻小回乡为由,摆脱了国民党的桎梏,在姐夫伍修权的指引下,携妻子宋蜀碧和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来到上海,在地下党的帮助下越过封锁线,辗转来到已经解放的北平,并从此以满腔热情投身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建设中。   1956年徐舜寿在沈阳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设计室成立不到两年,便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开我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先河。1958年3月,徐舜寿会同总设计师黄志千和陆孝彭提出了“强5”飞机的初步设计方案。1961年8月任新成立的601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技术副所长,亲自组织领导了米格-21飞机的消化摸透工作,为后来歼8飞机设计成功打下了必要的技术基础。1964年7月,徐舜寿被调往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的前身之一――603所(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任技术副所长兼首任总设计师,为运7飞机正确选型和总体设计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熟读飞机三百架”到第一架飞机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确定了我国航空工业建设和发展的道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路子――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五六亿人口,靠买人家的飞机,只搞修理是不行的。   1951年4月28日,航空工业管理局成立,地点在沈阳。同年7月,徐舜寿从他当时所服务的空军部队调往沈阳。从1954年开始,航空工业工作的重点开始由修理转向制造。   1956年1月31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主持下,国务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