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哈萨克语词义对比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与哈萨克语词义对比分析

汉语与哈萨克语词义对比分析   【摘要】本文分别就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多义词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二者相同点、不同点。从词汇的角度,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   【关键词】词义;对比;意义   【中图分类号】H236 【文献标识码】A   哈萨克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而汉民族长期从事农耕,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哈萨克语中反映牲畜业的词汇很丰富,区别羊、马、牛、骆驼等主要牲畜的词汇很细致,牲畜会因性别、年岁、毛色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汉民族对农业、农时观察细致,涉及这方面的词汇分类细致。   一、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对比   (一)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的相同点   (1)从词义构成来说,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都由核心意义、附属义构成。附属义又包含色彩义、语体义、搭配义,色彩意义包含感情色彩、形象色彩。   (2)从意义构成来说,都可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3)两种语言的词义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词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都从本国其他民族语言或世界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了一些词汇作为借词,而且这些借词的吸收各从古至今一直都未间断。   (4)词义中都存在为表示避讳和禁忌、鄙俗而产生的词,但因民族特点避讳的方向不同。   汉语中一些源于中国古代封建阶级制度的避讳语、禁忌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消亡了。但现在一些避免直接提到的避亵语和多用于书面语的委婉语仍在使用。如“闹情绪”“去洗手间”等。而哈语词义由于哈萨克族的有些避讳是全民性、普遍性的,所以当前使用含蓄语言委婉表达不便直说的且涉及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   (二)汉语和哈萨克语词义的不同点   (1)相同词义的词语一旦互译时,词性却不对应:如哈萨克语中“奇观”是动词,而汉语中却只能作为名词。哈语中的“nemene”   翻译成汉语时有两个意义,代词:“什么?什么东西?”名词:“重孙”。   (2)相同的词语指代不同的色彩意义,带来不必要的交流障碍,易引起矛盾、误会。数字代表的感情色彩不同。两种语言的词义中对一些动物的感情色彩也不尽相同。如:汉语中与狗相关的词义多是贬义,而哈语中多是褒义。哈萨克族忌讳偶数,喜欢奇数,汉族正好相反喜欢偶数。一些颜色词所代表的感情色彩也不尽相同,汉语与“白”有关的词义多消极,而哈语中与“白”有关的词义多表示积极。   (3)不同的民族特点决定了不同领域的词汇的丰富不同。哈萨克语中畜牧业的词汇极其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各种牲畜除了有统一的称谓以外,按年龄、性别、毛色都有不同的称谓。b?je母马aj??r 公马qul?n 半岁马?aba??一岁马taj两岁马qunan三岁公马bajtal三岁母马;绵羊qoj一岁绵羊qoz?两岁绵羊tusaq三岁绵羊sawl?q。   (4)汉语中词的色彩义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句子里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地方”这个词:1.这个地方他去年去旅游过。(指地点)2.这车停的真是地方。(包含不满的情绪)   二、汉哈语多义词对比   汉语多义词多项意义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的义项使用比较多,在一个词中占中心地位,这项意义就是基本意义。其他义项是沿着客观对象间的相关性联系或相似性联系进行的引申、比喻。哈语多义词词义的派生是有现实基础的,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有联系,于是就共用一个词表达,原来的词就派生出了新的意义。   (一)汉哈语多义词相同点   (1)都源于各自的经济生活。汉哈语多义词由单义发展为多义,都有各自现实生活依据,多义词中描述的客观对象的各种联系都建立在各自的现实生活基础上。汉语多义词与农耕生活联系紧密,哈语多义词则于畜牧生活联系紧密。   ①Aran 本义:(利用削尖的木扦制成的)捕兽器,转义:圈套;②arqalan本义:背、驮、扛,转义:负担、承担;③arq?ran本义:大声嘶叫,转义:波涛汹涌、精力充沛;④ar?s本义:正梁,转义:骨干;⑤aw本义:网,转义:障碍、阻碍;⑥aw?j本义:嘴、口,转义:人;⑦aw?jd?qta本义:(给动物)戴上嚼子;转义:约束、控制。   (2)汉哈语都因为各自的忌讳、避讳文化,赋予一些词语新的词,从而产生了一些多义词。汉语中用“走了”一词表示普通人去世的含义。例如,百年之后:死后,长虫:蛇。   哈语中用“u?t?”(飞)”dyn?jeden kett?” 表示人去世的意思;用“?tqus”(狗鸟) 表示“qasq?r”。   (3)汉哈语多义词除了书面语外,方言、口语占的比例相对大一些,尤其是汉语有些多义词的意义大多来源于方言。例如,抱窝:鸡生蛋,引申为女人生小孩(浙江方言);贼多:非常多(东北方言);海:多(东北方言);背黑锅:受牵连、造埋怨(天津方言);比画:较量(天津方言);压马路:逛街(广西方言);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