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穆天子传注》对古籍整理的启示举隅.docVIP

郭璞《穆天子传注》对古籍整理的启示举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璞《穆天子传注》对古籍整理的启示举隅   [摘 要]研究《穆天子传注》对当前的古籍整理工作意义重大。确立凝练完善的训诂术语体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训释古书、重视当下的活的语言材料,是郭璞《穆天子传注》对古籍整理的有益启发。   [关键词]《穆天子传》;郭璞;训诂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他生活于两晋之交,是当时重要的训诂学家。《晋书?郭璞传》称他“注《三苍》《方言》《穆天子传》《山海经》及《楚辞》《子虚》《上林赋》数十万言,皆传于世。”   《穆天子传》(以下简称《穆传》)是晋太康二年出土的“汲冢竹书”中的一部,而且是其中唯一得以旧本流传至今者。在郭璞的时代,《穆传》还是一篇新的出土文献材料,郭璞不仅为其作注,还多次援引其中语料注释他书,可以说在《穆传》的保存和流布方面,郭璞的注疏居功至伟。从《穆传注》和郭璞引《穆传》为他书所作的训释中,更可窥见后来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的理论与实践先驱。   学界有不少从词汇学、语言学角度研究郭璞注书的成果,而对《穆传注》进行训诂学研究的专门论著却不多见,这也许跟《穆传》本身的内容性质有关。但对于现今可见最早的一部专为出土文献作注的著作来说,目前对《穆传注》的关注显然远远不够。而且,在出土文献不断涌现的当下,学人不仅要破解其中语言文字的障碍,更应思考如何增强其可读性,使其为世人所认识、理解、利用并广泛流传。在这方面,《穆传注》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经验。   一、精当明确的训诂术语   为读者扫除语言文字障碍是注释古书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对于没有传世本可勘比的出土佚籍来说,在注释时要做到文字精审又易于理解,就要有一套完善的训诂术语。《穆传注》中,郭璞对训诂术语的运用已经十分纯熟,而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   (一)释字术语   《穆传》以古文书成,用字习惯与时人差距极大。为了说明文字的古今、假借、异体关系,郭璞在注释中使用了如下术语:   1.某,古某字。用以注明古今字,如:   《穆传》:“右骖亦 而左白 。”郭注:“ ,古骥字。 ,古义字。”(卷四)   2.某,犹某。用以注明假借字,如:   《穆传》:“乃绝漳水。”郭注:“绝,犹截也。”(卷一)   3.某,即某。用以注明异体字,如:   《穆传》:“?A鸡飞八百里。”郭注:“(?A鸡)即?{鸡,鸿鹄属也。”(卷一)   (二)注音术语   郭璞对《穆传》的注音有三种不同情况,即为正文注、为注文注、兼为正文与注文注,这主要依据被音字的位置来判断,王国维对此有详述。郭璞注音时结合使用了直音、反切和词语注音等多种方法,对于一些难以切分的复音词,郭璞采用了合并注音法。其所用相关术语如:   1.某,音某。以同音字直接注出读音。   《穆传》:“山川闲之。”郭注:“闲,音谏。”(卷三)   2.音某某之某。以一个词语中的一个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   《穆传》:“诸?乃膜拜而受。”郭注:“诸?,亦人名。音犍牛之犍。”(卷三)   3.某某二音;某某两音;音某某。用以为双音词注音。   (1)《穆传》:“爰有 堇。”郭注:“祗堇二音。”(卷四)   (2)《穆传》:“曰枝斯、璇瑰、瑶、琅 、?l……”郭注:“璇瑰,玉名,旋回两音。……?l,音钤?}。”(卷四)   4.音某某切;某某切;音某某反。运用反切给汉字注音。   (1)《穆传》:“至于 人。”郭注:“ ,国名,音叵肯切。”(卷一)   (2)《穆传》:“鄄韩氏。”郭注:“鄄,之然切。”(卷二)   (3)《穆传》:“因具牛羊之?б韵刺熳又?足。”郭注:“?В?乳也。……音寒冻反。”(卷四)   (三)释义术语   《穆传注》中的释义包括训释词义和阐述文义。郭璞注释《穆传》时使用的释义术语有:   1.某,谓某。如:   《穆传》:“以诏后世。”郭注:“诏,谓语之。”(卷二)   2.某曰某。如:   《穆传》:“西王母为天子谣。”郭注:“徒歌曰谣。”(卷三)   3.某,某也;某,犹某也。如:   (1)《穆传》:“士女错踊九□乃终。”郭注:“错,互也。哭则三踊。三哭而九踊,所谓成踊者也。”(卷六)   (2)《穆传》:“视皇后之葬法。”郭注:“视,犹比也。”(卷六)   4.言某也。一般用以阐释文义。如:   《穆传》:“帝收九行。”郭注:“九行,九道也。言收罗九域之道里也。”(卷四)   5.直接阐述,不加任何标志性词语。如:   《穆传》:“觞天子于盘石之上。”郭注:“觞者所以进酒,因云觞耳。”(卷一)   (四)阙疑术语   郭璞在为《穆传》作注时,遇到无法训释的词语或义例或者对前人说法有疑问者,并不采取回避态度,而是实事求是地阙疑待考。这一类术语主要有“未详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