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生物材料预处理、细胞破碎和液固分离.ppt
3.渗透压冲击法 原理: 细胞在浓盐中平衡,再投入水中膨胀破裂。 三、化学法 1.加入化学试剂 采用化学法处理可以溶解细胞或抽提胞内组分。 碱:溶解除细胞壁外大部分组分,改变pH,改变蛋白质的电荷性质 有机溶剂:如丁醇、丙醇、三氯甲烷等,他们能溶解细胞膜上的脂质化合物,使细胞结构破坏,而将胞内产物抽提出来。但是,这些溶剂容易生物活性物质 破环,使用时应考虑其稳定性,操作要在低温下进行,处理后还必须将抽提液中的有机溶 剂进行分离回收。 三、化学法 1.加入化学试剂 表面活性剂:改变膜的通透性,细胞溶解 胞内异淀粉酶:0.1%SDS,30℃振荡30h 2.丙酮粉 保存+破碎 脱水脱脂,细胞结构松散 方法: 组织或匀浆悬浮0.01mol/LpH6.5的磷酸缓冲溶液中,0℃ 一边搅拌,一边徐徐倒入10倍体积的-15 ℃ 丙酮内,10min后离心过滤取其沉淀,反复用冷丙酮洗几次,真空干燥得。 四、生物法 1.酶解法: 机理:利用酶反应分解破坏细胞壁上特殊的化学键 常用的溶酶 G+ 溶菌酶 G- 溶菌酶、EDTA 放线菌 溶菌酶 酵母菌 β-葡聚糖酶 霉菌 几丁质酶、 植物 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细胞壁溶解酶是几种酶的复合物 -加入酶:溶菌酶、蛋白酶、脂肪酶、核酸酶等 酶解法的优点 发生酶解的条件温和 能选择性地释放产物 胞内核酸等泄出量少,细胞外形较完整,便于后步分离等 但酶水解价格高,故小规模应用较广 2. 自溶: 诱发微生物产生过剩的溶胞酶或激发自身溶胞酶的活力,以达到细胞自溶的目的。 微生物细胞的自溶常采用加热法和干燥法。 酵母细胞:45~50℃,12-24h 1.规模及成本 大规模:高压匀浆、珠磨 实验室规模:超声波振荡 2.目的物的稳定性 干燥法、有机溶剂对活性影响大 保护性措施 3.破碎效果和产物释放率 动物细胞:渗透压冲击、冻融法 微生物细胞:结合酶法 高释放率又不能使细胞碎片太小 适宜的操作条件应从高的产物释放率、低的能耗和便于后步提取这三方面权衡。 五、选择破碎方法的依据 第三节 液-固分离 一、过滤 1.过滤方式: -常规过滤:料流与过滤介质垂直 — 错流过滤: 料液与过滤介质表面平行的大流量冲刷 错流过滤优点: 过滤收率高 滤液质量好 减少处理步骤 2.过滤设备 板框过滤机 真空鼓式过滤机 3.过滤介质和助滤剂 (1)过滤介质 滤布或膜 耐酸碱、高温、化学试剂、抗拉性能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孔隙度等 (2)助滤剂 要求为惰性物质、无毒、有一定细度及硬度,成本低廉。 加入方法: —预铺法:预铺在过滤机上 — 混合法:与发酵液一起加入 — 生成法:反应中生成沉淀 新生霉素发酵液: 常用有:硅藻土、纸浆、石棉、纤维素等 二、离心分离 过滤式离心机 沉降式离心机 三、影响液固分离的因素 微生物种类 发酵液的黏度 其他:pH,温度,加热时间,助滤剂 思考题 1.凝聚作用和絮凝作用的原理各是什么? 2.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有哪些? 3.固液分离方法有哪些? * 絮凝剂是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壳聚糖、海藻酸钠、明胶及酰胺类衍生物、聚苯乙烯类衍生物和聚丙烯酸类等。 絮凝剂具有长链线状的结构,易溶于水,其分子量可高达数万至一千万以上,在长的链上含有相当多的活性功能团。 * 几种大肠杆菌分泌表达的胞内重组药物 胰岛素 人生长激素 * 空气干燥、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 * 将细胞放在低温下冷冻(约-15℃),然后在室温中融化,反复多次而达到破壁作用。由于冷冻,一方面能使细胞膜的疏水键结构破裂,从而增加细胞的亲水性能,另一方面胞内水结晶,形成冰晶粒,引起细胞膨胀而破裂。对于细胞壁较脆弱的菌体,可采用此法。 * 先把细胞放在高渗溶液中,细胞发生收缩,然后将介质快速稀释或将细胞转入水或缓冲液中,细胞快速膨胀,使产物释放至溶液中 * 一般动物组织和细胞可用电动捣碎机或匀浆器破碎或用超声波处理破碎。 植物组织和细胞由于具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组成的细胞壁,一般常用与石英砂和适当的提取液一起研磨的方法破碎或用纤维素酶处理也能达到目的。 细菌细胞的破碎比较困难,因为整个细菌细胞壁的骨架实际上是一借共价键连接而成的肽聚糖囊状大分子,非常坚韧。破碎的方法常有超声波震荡、与石英砂研磨、高压挤压或溶菌酶处理(以分解肽聚糖)。 第三章 生物材料的预处理、细胞破碎和液-固分离 第一节 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第二节 细胞破碎 第三节 液-固分离 第一节 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一、确定预处理方法的依据 二、动物材料的预处理 三、细胞培养液的预处理 1. 生物活性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