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探析.docVIP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探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探析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探析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实施ISO9000标准对强化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意义,并就建立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ISO9000标准 高等学校 教学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5-086-02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英语首字母的简写形式,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9000族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ISO9000标准质量认证,是一种在工业质量管理实践中,识别市场需要而制定管理要素及规则,并用于精心组织生产过程以满足这些需要的系统化管理方法。 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是建立符合其要求并经第三方认可的质量体系。所谓质量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它以结构化的文件、符合性的质量方针及目标、程序文件和工作性文件为载体,通过目标控制和过程控制的有机结合,使企业质量管理的每一项计划和每一项工作都应用PDCA的循环过程,促进质量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有效运作,达到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体系把影响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员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使之在质量方针的指引下,为达到质量目标而相互配合,努力工作。[1]       一、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       通过创造性研究的转换,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管理思想同样适用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ISO9000标准的基本思想是:质量管理形成于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必须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它是一种采用“过程控制”的手段来保证产品质量的管理方法。高校教学系统既符合ISO9000标准中“组织”的含义,也符合ISO9000标准中“产品”的含义。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26所学校、加拿大有94所学校、英国有97所学校、日本有21所学校、印度有25所学校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目前我国已有10余家教育机构通过了ISO9000认证。由此可见,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引进教育领域???当前国内外教育评价的一种趋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2000年1月专门就我国各类学校的贯标问题召开了研讨会,提出了教育领域引入ISO9000标准的意义,在会议上一些专家指出:“教育领域引入ISO9000标准,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质量保证体系,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产生了人才培养规格和类型的多样化,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和质量标准也必将发生转变。随着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对高校教学质量将更多地从学习者的满意程度、学习者的需求满足程度以及社会的满意程度来进行管理。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缴费上学,使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权。绝大多数大学生有了教育投资意识,以前是追求高等教育的机会,现在转变为追求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从“供方市场”转向“需方市场”。这些都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质量可以界定为:“在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以及不同的公众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满意度。”[3]       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契合的理论探析       1、二者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质量管理学。质量管理先后经历了标准质量原理、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等阶段。通过这些实践和活动,逐渐形成和丰富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理论。特别是系统工程与全面质量管理原理的结合,促进了质量管理学作为ISO9000质量体系理论基础科学的形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解释为:高校依据某一选定的标准,通过建立质量体系,明确自己的质量方针和组织目标,借助编制文件化的程序,设定为达到这此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所需求去实施,并采用内部审核或外部审核措施,不断寻找运行的不符合之处,纠正对设定目标的偏离,以持续地改进和提高质量的过程。    2、二者最终的管理目标一致。即通过增进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运作能力,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以满足顾客(包括个体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会和政府等)的需要和期望。两者都力图通过制订评估教学效果的准则,通过持续的自评、专家评审、咨询和服务,鼓励和促进学校积极、主动地改进工作,使教学质量得到持续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