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和管理文明之维.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美和管理文明之维

审美和管理文明之维   【内容提要】 无论在人类某一历史阶段上是以审美为导向,还是以审丑为导向,人类找寻美的价值之路从未间断过,但对美的价值的自觉意识却并非人人皆醒自明。美是人的生产方式之一,美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美创造价值。卢梭谴责的不是科学本身,而是要在有道德的人面前捍卫道德。审美引导领导。审美是通行自由之路,万美皆备于我,斯为大美也。   【关键词】 审美 管理文明 美丽中国   【作者简介】 辛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中图分类号】C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3)05-0034-04   “劳动需要美”,“劳动创造了美”,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应有的基本命题,是人的主体性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之一。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是指人作为主体以一定的审美尺度从事生活、生产活动。从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论点中不难推论出:美是人的生产方式之一,美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美创造价值。对它们的考量不是靠精于计算的大脑可以触及到的,而是需要心智的力量,有赖于超越理性至上冥想的力量。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卢梭:为何科学和艺术日趋完美,风俗却日趋败坏   “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还是促使风俗愈来愈败坏?”这是法国第戎科学院1749年的有奖征文题目,卢梭提交的应征论文获奖。他在这一征文中,通过对罗马、埃及、中国等科技与文艺发展前后的社会风俗状况的对比研究,表达了离经叛道的态度:“随着科学和艺术的日趋完美,我们的心灵便日益腐败,道德便黯然失色”。为什么被视为人类文明成果的科学和艺术反过来成为伤风败俗的祸端?卢梭在文中有一段经典性的描述:“天文学诞生于人的迷信,雄辩术是由于人们的野心、仇恨和谎言产生的,数学产生于人们的贪心,物理学是由于某种好奇心引发的。所有这一切,甚至连道德本身,都是由人的骄傲心产生的。由此可见,科学和艺术都是由于我们的种种坏思想产生的;如果他们是由于我们的好思想产生的话,我们对它们的好处就不这样怀疑了。它们的产生是缺乏正当的理由的,这一点,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它们的目的,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没有滋生艺术的奢侈之风,艺术对我们有何用处?如果没有人间不平之事,我们为什么要精研法律?如果没有暴君、战争和阴谋家,我们为什么要撰写史书?总而言之一句话,如果每个人都只专注于尽人的天职和满足于自然的需要,时时为祖国、穷苦的人们和朋友效力,他为什么要成天去苦苦思索呢?难道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死也要死在那口深藏着真理的水井的井边吗?   卢梭的上述分析表明,科学与艺术是因“坏思想”而生的“恶之花”,它们的产生是缺乏正当理由的。由此推论,如果它们是“为恶之花”, 它们的价值就是在缺乏正当理由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随着科学和艺术的日趋完美,我们的心灵便日益腐败,道德便黯然失色”,不是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扭曲了人的德性和审美观,而是人借助于科学和艺术而滥用了它的力量。人在美德面前是否有正确的判断力,科学与艺术能否不再是“为恶之花”,追本溯源,是人类自己做出怎样的选择。卢梭分析到,美德是灵魂的力量和充实的表现,“如果外表真的是内心活动的反映,如果彬彬有礼就是美德,如果我们的佳言隽语能作我们行动的指南,如果真正的哲学和哲学家的称号是分不开的,那么,生活在我们当中的确是很美好的!”但是,“今天,人们的衣着愈来愈考究,说话愈来愈文雅,以致使取悦的艺术有了一套一定之规。在我们的风尚中流行着一种邪恶而虚伪的一致性,好像人人都是从同一个模子中铸造出来的:处处都要讲究礼貌,举止要循规蹈矩,做事要合乎习惯,不能按自己的天性行事,谁也不敢表现真实的自己。在这种永恒的桎梏下,构成这个称为社会的一群人,如果没有更强大的动机使他们脱离这种状态,他们就会永远处于那个环境中,永远做着那些事,而我们也永远搞不清楚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是怎样一个人,必须要等到重大的关头来临之时,才能看出他是不是真正的朋友,也就是说,必须要等到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再等了,才能看清他的本来面目。因为,只有在重大的关头,对朋友的认识才最透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是戴着面具生活,扮演的是经过巧妙伪装的角色。他强调,“人心难测,怎能不随之而产生一系列坏事?真诚的友谊没有了,对人的真心敬爱没有了,深厚的信任感没有了。在那老一套的虚伪的礼仪的面纱掩盖下,在我们夸赞为我们这个世纪的文明所产生的谦谦君子风度的面纱掩盖下,人与人之间彼此猜疑,互存戒心,彼此冷漠,互相仇恨和背信弃义”。   卢梭该文发表后,产生了很大的争议,他个人也受到很多人的指责,指责他言行不一,一边在论证他的观点,一边却在做与之相反的事情。无论卢梭怎样,科学、艺术与人的美德的关系问题何尝不是我们过去和时下所遇到、思考与关注的问题。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