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审核研究.docVIP

我国中小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审核研究.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我国中小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审核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审核研究   【摘 要】 19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如何客观的评价商品,成为人们开始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标准的意义,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该问题给出了解决的相应对策。对中小企业成功通过质量体系审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 ISO9001标准 审核   1987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该标准的诞生是世界范围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的一个新纪元,对推动世界各国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供需双方的质量保证,促进国际贸易交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概述   ISO9001:2008标准是根据世界上170个国家大约100万个通过ISO9001认证的组织的8年实践,更清晰、明确地表达ISO9001:2000的要求,并增强与ISO14001:2004的兼容性。ISO9001:2008标准发布1年后,所有经认可的认证机构所发放的认证证书均为ISO9001:2008认证证书。内审员全称叫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通常由既精通ISO9001:2008国际标准又熟悉本企业管理状况的人员担任。按照ISO9001:2008新标准的要求,凡是推行ISO9001:2008新标准的组织每年至少需进行一次内部质量审核,所以,凡是推行ISO9001:2008的组织,通常都需要培养一批内审员。内审员可以由各部门人员兼职担任,因此内审员在一个组织内对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贯彻ISO9001标准的意义   贯彻ISO9001 标准并进而获得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已经成为企业赢得客户和消费者信赖的基本条件:   2.1是买方(供方)赢得竞争的一种手段   对于企业来说,当顾客得知供方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管理,拿到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并且有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和定期监督,就可以确信该企业是能够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从而放心地与企业订立供销合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可以说,对赢得竞争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   2.2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在现代贸易实践中,第二方审核早就成为惯例,又逐渐发现其存在很大的弊端:一个组织通常要为许多顾客供货,第二方审核无疑会给组织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顾客也需支付相当的费用,同时还要考虑派出或雇佣人员的经验和水平问题,否则,花了费用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唯有ISO9000认证可以排除这样的弊端。因为作为第一方申请了第三方的ISO9000认证并获得了认证证书以后,众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对第一方进行审核,这样,不管是对第一方还是对第二方都可以节省很多精力或费用。   2.3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   按照国际间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惯例,合作双方必须在产品质量方面有共同的规范,方能进行合作与交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信任,有利于双方迅速达成协议。   3. 我国中小小企业建立质量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地位界定模糊   目前,企业的监督机构大部分只设有内部审核部门,而且基本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些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部审核部门,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核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样的设置,内审机构一般不对同处一级的总公司财务部门及其他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只审核下级部门。   由于不独立,使得内部审核的地位界定有所模糊。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一方面,企业的经理人员对内部审核工作并不重视。对于内部审核的人员配备、工作条件、信息流通渠道等各个方面不予以支持。甚至个别经理人员将内部审核视为 “眼中钉”,根本就不设立内部审核机构。另一方面,内部审核人员自身也处于双重身份的尴尬境地。对于内部审核人员的职能定位一直是监督与服务并举,内部审核既要监督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又要为其服务,这本身就将内审人员置于两难境地,可操作性很差。   3.2能力有待提高   内部审核人员能否完成其使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内部审核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和审核判断水平,是否熟悉企业经济活动,是否了解资本市场及其相关的投资、融资规则和惯例,是否具有与他人沟通的技巧等。而很多中小企业的内审员都是临时抽调上来,对于审核的专业知识了解的很少。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核大多数是以财务审核为主,采用的审核方法基本上是对会核科目进行逐笔审查,方法陈旧单一,效率低下,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不相一致。而在学术界, 国内部审核理论研究局限于内部控制层面,将其与公司治理结合起来研究的著述不多。   4. 我国中小企业审核的相应对策   4.1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   审核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而且是比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