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即墨柳腔唱腔音乐和当地方言关系初探
即墨柳腔唱腔音乐和当地方言关系初探
【摘 要】即墨柳腔是生长于胶东半岛的一个地方剧种,其以婉转动听、朗朗上口的旋律,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追捧与喜爱。流传于在胶东半岛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下,柳腔音乐的旋律与当地的方言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将结合当地独具特色的渔捕文化,结合方言学、语音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即墨柳腔;方言;渔捕文化
即墨柳腔以一种亲民、直抒胸臆的形式呈现给世人,自然有其深层的原因。历史、地理、民俗等因素自然不必赘述,而还有一个因素,似乎与柳腔的发展、人们的交流、百姓与柳腔的互动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这就是方言。方言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有了它,人们才能正常交流;而柳腔,就是在这样一股浓烈的乡土气息中,生根发芽。因此,在对柳腔进行多角度研究的同时,对即墨当地方言有一定了??,并从方言学、语音学的角度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大致的比较对照,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一、柳腔简介
根据史料记载,柳腔产生于今即墨西部地区,时间大致在清代中叶。《中国戏曲音乐集成?Y?山俄上》载:粱是由民间说嘲本肘鼓”演变渡的。? 清光绪年间,流行于胶东半岛的“本肘鼓”分成了两个支派:活动在高密、诸城附近的一个支派,受到了从海州、赣榆、临沂一带传来的用柳叶琴伴奏的“肘鼓子”唱法的影响,逐渐发展形成为柳腔的“姊妹戏”茂腔。而另一分支,流传到即墨、平度、莱阳、掖县、胶县一带,经常在庙会及农闲季节演唱,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并争相学唱。因受地方方言影响,曲调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独立的戏曲剧种“柳腔”。
唱腔方面,柳腔经历了一个从无伴奏自由演唱到有伴奏定调演唱的发展过程。柳腔前身“本肘鼓”的基本唱腔“哦嗬?? ”,它的起音和尾音是一唱众合,齐声帮唱,或以唢呐、手鼓代替和声。
语言方面,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中的胶辽官话。即墨方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语调较普通话略显夸张,具有浓烈的当地特色,充满了阳光的生活气息。由于使用语言与周围各市差异不大,使得柳腔的流传区域以即墨市为中心,向青岛市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莱阳市(烟台)、海阳市(烟台)等地延伸,大致呈一个圆形放射。
作为一个地方剧种,柳腔注定不能同京剧那般,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但不意味其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逊于包括京剧在内的任何一个剧种。它是即墨百姓的精神食粮,是即墨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下面的部分,笔者将结合方言学、语音学的知识对柳腔唱腔音乐做进一步的探析。
二、柳腔唱腔音乐与即墨方言
即墨方言具有胶辽官话的基本特点,其声母分类较细,而韵母及声调分类较为简单。相对于普通话而言,一部分塞擦音通过韵母来加以区分,而另一部分较为难以区分,且没有统一的区分标准,只能通过方言习惯和一些特殊情况的经验来加以区分。
下面是笔者根据记录整理的谱例做的一个简单对比分析:
按照即墨方言的发音,唱词所对应的发音应为:
彩t?%a‘?%^55 楼lou42 底ti55 下i?#?定tio?%`55 睛tsio?%`213 看
对照谱例中旋律的走向来看,“彩”、“底”、“下”、“看”四个字的音调与其对应的旋律曲调完全相同,“楼”、“定”、“睛”三个字所对应的旋律曲调完成了其读音的一半,基本符合发音规律,并没有出现“倒字”的情况。
从很大程度上解释柳腔唱腔的最大特点――整体旋律呈一个下降的趋势。由于即墨方言中没有“阳平”声调,导致其若想在兼顾以字行腔的同时保持旋律的上行变得相当困难,除了较大的旋律跳进,只能不惜付出“倒字”的代价来加入各种修饰,以此来丰富柳腔的唱腔旋律。在这样的方言基础上,能够诞生这样一个婉转动听且极富艺术价值的地方剧种,实属不易。
三、胶东渔捕文化――即墨方言――柳腔唱腔音乐
前面的部分,笔者从方言学和语音学的研究角度,对柳腔唱腔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分析,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然而,透过这些结论,我们只能得知唱腔与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无法得知进一步的原因――即墨方言为何会有这样的特点,进而影响了即墨柳腔,使其唱腔的旋律走向、演唱习惯发展了今天的样子?显然,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尽管需要调查研究的方面众多,不过有一种文化,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即墨方言乃至整个胶东方言的发展,此即渔捕文化。
语言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或重要的交际工具,其表现形式不时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制约,如地理环境、社会地区、人际关系、社会文化、男女性别等,都对人们的语言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这其中,渔捕文化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胶东方言的趋异和尖音化,自然也是为了适应其捕鱼这种生产方式下的海上交流。在未知的大海上,随时都会有惊涛骇浪席卷而来,而在如此恶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修复的)()详细分析.doc VIP
- 白砂糖仓库管理方案范本.docx VIP
-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成语专项练习(共2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doc VIP
- 最新版个人征信报告模板(word版-可编辑-带水印).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单元整体作业设计.docx VIP
- 新22J04-1 内装修一(墙面、吊顶)参考图集.docx VIP
- GB50278-2010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达索BIOVIA COSMOtherm 2020 用户指南.pdf
- 智慧养殖在线监测系统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使用说明书.pdf
-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