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义范畴原型理论研究回顾和展望
语义范畴原型理论研究回顾和展望
提 要:国内语言学界过去二十多年利用原型范畴理论研究语义范畴,主要集中在其内部结构分析、语义模糊根源探究、语义演变以及多义词的语义范畴解析。近几年,出现了有关该理论的证伪研究。本文主要概括和总结国内语言学界语义范畴原型理论分析方面的研究,尝试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原型理论; 语义范畴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0)05-0044-3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Semantic Prototype Theory
Liang Cai-lin Shi Wen-bo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During the past twenty years or so, linguistic circle in our country has focused their research about semantic prototype theory on the following domains: describing the inner structures of semantic categories,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semantic fuzziness and deconstructing semantic categories of polysemic words and those formed by senses resulted from semantic evolution. Recently, researches that aim to prove the theory wrong have also occurred.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and discuss the researches done so far in this aspect and try to list directions which future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may take.
Key words: prototype theory; semantic category
1 引言
原型理论源于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提出不久后便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国内语言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之后原型理论的语言学研究尤其是语义学研究逐渐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热点之一。过去二十多年,国内语言学界利用原型理论阐释语义范畴的研究主要包括:语义范畴的描写、语义模糊的探究、一词多义模式的描写、语义演变的分析等,近几年出现对原型理论的反证。笔者认为,回顾和总结有利于正确地把握研究方向。
对原型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Berlin Kay调查98种语言,发现“焦点色”(人们对颜色进行范畴化的参照系统)的存在(BerlinKay 1969)。受到“焦点色”以及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性”的启发,Rosch和Labov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范畴,发现同样的现象,并提出原型(prototype)概念(Rosch 1973, Labov 1973)。Rosch认为原型就是“一个范畴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员”(Rosch 1973: 135),而Taylor认为原型应该是“范畴核心的心理图式”(Taylor 1989)。无论是典型成员还是心理图式,原型本质上就是人们在范畴化过程中的认知参照点。人们在划分范畴时,在对原型总体认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该范畴中的其它个体特征。在进行一系列实验后,Rosch等人提出新的范畴化理论,即原型理论。该理论认为,充分必要条件并非范畴的划分依据;范畴成员地位不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地位;范畴成员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范畴的边界不是清晰、明确的,而是模糊的。
后来,Lakoff提出“理想化认知模式”(ICMs)并用于阐释原型范畴模式(Lakoff 1987)。根据不同结构原则,ICMs分为下列4种类型:命题模式――表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意象图式模式――涉及形状、移动、空间关系;隐喻模式――将一个命题或意象图式从某一认知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的相应结构上形成的模式;转喻模式――在以上模式的基础上,使其中某一成分与另一成分发生联系,形成隐喻模式。理想化认知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原型理论的解释力。
2 回顾
国内语言学界近些年来对原型范畴理论的语义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和评述(杨忠 张绍杰 1998:2,吴世雄 纪玉华 2004:2,邹智勇 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免费小学生竞选班长卡通PPT模板 (31).pptx VIP
-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检修课件-第一部分.pptx VIP
- 高中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PPTppt.pptx VIP
- 2025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238个抢分关键词+572个高频词.doc VIP
- 4)-A統計基礎及品質統計.ppt VIP
- 2025最新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全)).docx VIP
- 赵海洋 十年 完整钢琴谱.pdf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古文观止》训练50篇.pdf VIP
-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整体备课设计.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跑腿服务行业市场分析及竞争形势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