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学名词编辑实践和思考
语言学名词编辑实践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N04;H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4―0005―05
一 基本情况
《语言学名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第一部社科名词辞书。从2001年编写到2011年出版,历时十年。《语言学名词》分支学科大致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的分类,但“世界诸语言”“心理语言学”等阙如,而增加了“辞书学”“计算语言学”等,实际完成了13个分支。这13个分支分别是“理论语言学”“文字学”“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辞书学”“方言学”“修辞学”“音韵学”“训诂学”“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民族语言学”。《语言学名词》总条目控制在近3000条,每个分支学科基本不超过300条。术语的每一条均列出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和简明的定义。
语言学在中国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术语繁多,含义复杂,理解歧异,缺乏足够全面的整理。在《语言学名词》的撰写阶段,在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组织筹划下,赵世开、王惠、黄德宽、林茂灿、陆俭明、周建设、苏新春、章宜华、侯精一、王德春、鲁国尧、刘广和、王宁、冯志伟、傅爱平、祝畹瑾、戴庆厦等一批语言学界权威专家学者担任各分支学科首席或主要负责人,通过深入的讨论研究、反复推敲、慎重定名、科学释义,对语言学名词进行编写、审订、修改、统稿。定稿交出版社后,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既有各学科建设中的概念框架,也有分支学科问的协调统一,同时也涉及学界观点的分歧处理,全稿又经过多次编辑加工、分支学科编写负责人修改、全国科技名词委负责人审改等过程。编辑所发现的问题,都要在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董琨主任、李志江秘书长、李芸博士、杜翔博士,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研究与审定室邬江主任、温昌斌博士、王琪博士的共同探讨下处理,所有处理意见都征得分支学科编写负责人的同意,同时所有分支学科编写负责人的修改也要签名返回存档。
这样一次梳理,相信会对构建语言学学科框架、确立语言学名词规范,加强海峡两岸和全世界华语社区之间的术语协调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把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交出版社时的定稿称为“原稿”,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这些问题均已在出版前的编辑加工阶段改正),以期对之后的社科术语编辑出版有一些参考。
二 编辑实践与思考
(一)条目排序
《语言学名词》中的名词遵守义序排检法,按照各概念之间在学科中的重要性,灵活处理并列概念与上下位概念的位序。有的并列概念接排,然后排列其下位概念;有的是上下位概念接排,然后是上位概念或下位概念的并列概念。
在包含“关系释义”的条目内,有些下位概念也要出条,这里就要保证微观结构的“关系”排序与宏观结构的条目排序一致。比如在原稿的“辞书学”分支中,“义序排检法”的释义指出:“可分为分类排检、主题排检、时序排检和地序排检等”,但是各下位概念出条后的顺序却是:“时序排检法”“地序排检法”“分类排检法”和“主题排检法”。这里一要注意释义中分类概念出现的顺序与其出条后的顺序保持一致,二要注意释义中列举的概念与出条后的名词保持一致,不能前为“分类排检”,后为“分类排检法”。同样,“历时性词典”的释义指出,它包括“历史词典和词源词典”,但是下文出的词条却是先“词源词典”再“历史词典”。
(二)主条副条处理
主副条的问题在原稿中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又称”较多和主副混用。
“又称”是副条的一种表达方式,说明学界一般也在用,但规范度不如主条。原稿有的又称没有必要列,比如“术语”,原稿“又称‘专门术语”’。有的学界已经有比较统一的术语,不必再列出用得很少或者大家基本都不知道的又称,比如“顶真”,原稿“又称‘顶针’‘一继踵’‘蝉联’‘联珠’‘连珠’‘链式结构’”,后经商议,减省为“又称‘顶针’‘连珠’”。还有的又称跟简称混淆。
主条是规范的术语,在释义部分和文中其他地方出现此概念时推荐使用,但原稿有时多使用副条,而不用自己推荐的主条。比如,“x杠理论”,原稿“又称‘X阶理论”’,但在此条的释义中,多处使用x阶、0阶、1阶、2阶。再比如,原稿的词目是“动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又称“动词性结构”“名词性结构”,但是在释义中都是“动词性结构”“名词性结构”。再比如,原稿中立的主条“塞音”,释义中“又称‘爆发音”’,在修改稿中将主条改为“爆发音”,释义中“又称‘塞音”’,但在“方言学”“音韵学”“民族语言学”等其他分支学科以及“语音学”的其他地方,基本都使用“塞音”而非“爆发音”,这就造成词典推荐主条在该词典中未能贯彻的矛盾。经过商议,在“爆发音”的释义中补充:“在与‘塞擦音’等对举时,通常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