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汉时期桑弘羊和司马迁经济思想之浅议
西汉时期桑弘羊和司马迁经济思想之浅议
中国西汉时期,统治阶级致力于民生,以恢复长期战争所带来的经济衰退,社会相对安定,又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影响,思想文化相对活跃,由此产生了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思想,这两种思想的代表人物便是桑弘羊与司马迁。本文通过对桑弘羊与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研究与批判,力争能得益其中。
一、桑弘羊的经济思想与历史意义
(一) 社会背景
汉武帝时期,为开拓疆土,政府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战争,对封建王朝的财政提出了很高要求,从战争中马匹与军械的消耗程度来看,汉王朝的财政已相当吃紧。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到元狩四年(公元前11 9年),汉武帝曾先后八次进攻匈奴,每次都使用数以万计的马匹。元狩四年之战投入的数量最多:“发十万骑,私负从马几十四万骑。”“汉士物故者万数,汉马死者十余万匹。匈奴虽病远去,而汉马亦少,无以复往。”。
在汉代,中央与地方都有储备军事装备的武库。中央的武库设在长安和洛阳两地,《汉书?高帝纪》:“(公元前200年)二月,在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考古工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曾对长安武库进行发掘,经考察,发现该武库位于未央、长乐两宫之间,东西长700余米,南北宽300余米,总面积为23万平方米,四周有夯土建造灼达15米的围墙,宛若一座小城,在库房中存放着刀、剑、矛、戟、铠甲等,大多为铁制品。洛阳武库更是一个大型的军械储备基地,史称“精兵所聚”。
马匹与军械的巨大消耗,导致了西汉王朝一系列变化。为了弥补具大的财政亏空,汉武帝启用了当时著名的理财专家桑弘羊。
(二) 经济举措
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汉武帝时期领大司农。他掌管汉武帝中央财政近40年,成功地解决了汉王朝十分沉重的财政困难,他的财政政策,被后世视为效法的典范。
桑弘羊继承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等的经济思想,加强了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与控制,设计了“均输”和“平准”政策,并对盐、铁等生活必需品及稀缺资源实行国家垄断经营。这些政策有效地增加了西汉王朝的财政资金积累。“平准”类似于当今的价格平准制度,即政府当局通过吞吐相应物资而保持物价稳定。“均输”的实质,在今天看来就是各地的地方当局将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物品集中收购,运往高价的地区销售,所得利益充当地方财政资金,均输有效地增加了地方财政实力,桑弘羊的政策实践中影响最大的是对盐、铁的垄断经营。其中对盐业垄断流通环节,对铁冶炼业?既垄断生产又垄断流通,桑弘羊的成功实践被后来封建王朝视为理财典范。
桑弘羊认为重农是对的,但不经营商业是不能富国的,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商业的辩护人,但是,他的重商理论的目的是通过统一和加强中央财政,巩固封建政权,而不是直接为商人阶级利益服务的,这与当今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主张限制商业资本,认为实行盐、铁专卖也是为了“建本(农)抑末(商)”,他的经济政策是干涉主义,主张山泽资源归国家所有,不宜私营,而国家可以将这笔收入用于“助贡献、修沟渠、立诸农、广田牧,盛厨田”,发展农业生产,而又不至于加重农民负担。
(三) 盐铁之议
通过严厉的盐铁官营和均输,汉武帝时浩繁的财政开支得到了保证,为汉武帝的文治武略奠定了经济基础,桑弘羊则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理财名臣,然而,盐铁官营和均输直接损害了豪强的利益,加剧了他们与西汉政权的矛盾,而且,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兼并的现象日益尖锐,广大农民的负担愈来愈重,盐铁官营等政策的弊端,如铁器苦恶,价格不平,主管官吏废公法、谋私利。强征农民冶铁煮盐等等,也直接?害农民,加剧了农民与封建国家之间的矛,盾,致使农民的反抗斗争日益频繁。而且依靠盐铁官营等政策所聚敛的财货,无法维持战争的长期消耗,因此,至汉武帝晚年时,已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另一方面,经过汉王朝的连年出击,匈奴力量大为削弱,边患有所缓和,这些客观情况,致使汉武帝晚年的政策发生重大改变。征和四年(前89年)武帝在诏令中指出,此后务必禁绝苛暴,不得擅兴赋役,应致力农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武帝死后,继位的昭帝年幼,大权掌握在霍光手里,为了保证“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昭帝始元年(前81年)二月下诏,命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郡国所举贤良、文学,询问民间疾苦所在,专门讨论国家是否应当“与民争利”的问题。贤良、文学代表社会下层地主阶级的利益,与桑弘羊意见不一,他们就汉王朝的内外政策进行了辩论。这就是有名的盐铁之议。
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认为民间疾苦的根源在于国家经营盐铁等经济政策,提出废除盐铁官营,信奉儒家的仁义之说。主张德治,行仁政以无敌于天下,他们引证历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