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管性疾病肿瘤和围绝经期综合征雌激素替代治疗研究进展
血管性疾病肿瘤和围绝经期综合征雌激素替代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围绝经期综合征(PMS)主要是由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932年开始用雌激素治疗PMS患者,1963年开始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实践证明,HRT对改善PMS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对防止或延缓骨质疏松症,保障血管功能,减少或延迟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等均有积极的作用,深受喜爱,应用广泛,但随着ERT的长时间的广泛应用,ERT的副作用、并发症等的负面报道也逐渐增多,特别是对PMS患者的恶性肿瘤和血管性疾病等重要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仍然有利弊之争。因为恶性肿瘤和血管性疾病是PMS患者的易患年龄,因此其用HRT与恶性肿瘤和血管性疾病的患病关联性是错综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正确认识HRT治疗期间产生的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科学意义,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血管性疾病;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11.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9-23-04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udrome,PMS)又称更年期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是指中老年妇女因性激素分泌减少导致经量减少或停经的患者出现的一组症候群[1]。其主要是由雌激素(estrogen)缺乏所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Geist和Spielman于1932年首次采用雌激素制剂防治PMS患者。从此雌激素治疗MPS开始应用于临床,Rober Wilson于1963年称为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由于多数情况下需加用孕激素,故ERT又称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给PMS患者补充激素达到减轻或控制MPS患者症候群的一种治疗方法[2],几十年来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证明,ERT可以很好地帮助中老年PMS妇女患者改善已紊乱的月经周期,减轻潮热、出汗、泌尿生殖道萎缩,提高PMS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防止或延缓骨量过度丢失所致的骨质疏松症,降低血管通透性,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脂紊乱,保障血管功能,减少或延迟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等均有积极的作用,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爱,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ERT的长时间的广泛应用,ERT的副作用、并发症等的负面报道也逐渐增多,特别是对PMS患者的恶性肿瘤和血管性疾病等重要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仍然有利弊之争,意见不一,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生理激素
激素(hormone)又称为荷尔蒙,由内分泌腺或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对机体生理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激素通过调节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对肌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液中发挥作用的化学信息物质。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卵巢功能逐渐成熟,卵巢的卵泡内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分泌足够量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女性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下,维持健康的生理机能,出现月经周期,女性一生中大约有40年左右月经周期的正常生理状态,大约到45岁左右的时候,女性的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内分泌功能逐渐出现紊乱而进入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PM)[3]。中老年女性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卵巢功能完全衰竭时的期间称为PM,PM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三个阶段;绝经前期(early menopause,EM)是指绝经期之前临近绝经期,其卵巢的内分泌活动减少,生育力下降,自然月经周期改变和各种症状开始出现之时;女性绝经期(female menopause,FM)指卵巢内卵泡活动丧失所引起的月经停止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的时期,是卵巢功能急剧衰退的征兆;女性绝经后期(female menopause later,FML)则指月经完全停止后的时期,是卵巢功能衰竭的征兆[2]。一般来说,绝经前期开始于45岁左右,持续2 ~ 4年即进入绝经期。绝经后期持续6 ~ 8年[3]。因此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变化周期为8 ~ 12年之间,女性绝经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卵巢功能衰竭,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减少,不能满足机体对雌激素最低水平需求,临床上称为雌激素的负平衡,讨论卵巢功能中雌激素的定义是雌二醇,雌激素主要由卵泡内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产生,卵巢功能衰竭后,雌二醇急剧下降引起雌二醇缺乏疾病。雌激素有许多的生理功能,是健康女性不可或缺的,雌激素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雌激素反应性肿瘤和骨质疏松等与PM关系密切。女性绝经出现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者为PMS[4]。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