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用失误和文化意识培养
语用失误和文化意识培养
普通话和英语是世界上最广为使用的两种语言,无论是否作为其母语,使用者都为数众多。普通话是十亿多人口的母语,英语则是五亿多人口的母语。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达到了空前高度,而这种交流最初仅体现在政治领域;到上世纪80年代,又扩展到贸易、旅游、商业和文化领域,由此构成了中国和英语国家之间跨文化交流的前线。大多数人都不曾想过要学一门外语;然而,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学习外语势在必行。诚然,中国的英语教育水平在不断提升;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只有少数中国人能将英语运用的如同自己母语般得心应手。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如果不能深入地了解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是无论如何学不精这门语言的。
我们可以从日常跨文化交际中 发现有很多的语用失误。这些失误大多并不是语法上的失误,而是应用的方式或者场合不正确。由此看来,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文化知识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语用失误的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知识教学。
以下是几组情境对话,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意思上的误解。
情景一:
(一位外教给一名学生辅导完英语课后)
外教:Why your son is enrolled in so many classes?(为什么你的儿子要上这么多课啊?)
学生家长:I want my son to become a dragon.(我望子成龙。)
这位外教一头雾水,不知道学生家长想说什么。龙,在中国是尊贵强大的象征。我们自称是龙的子孙,唱着《龙的传人》,过节时要舞龙,生肖要属龙,看风水要青龙白虎。作为中国人,如果不知道龙,不爱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而Dragon在西方,是邪恶和危险的象征。圣.乔治屠龙传说中就有每个月都向附近城邦要一个美丽少女的恶龙;金羊毛传说中有要吃掉任何敢染指金羊毛勇士的火龙。难怪这位外教不能理解,为什么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变成龙。其实“望子成龙”的正确表达应该是:I have high hopes for my son/daughter.
情景二:
(中国人与美国人寒暄)
中国人:Welcome to my family if you are free.(欢迎有空来我家玩。)
美国人:I’ll be free next Friday. What about next Friday?(下周五我有空。下周五怎么样?)
中国人:…
对中国人来说,“欢迎来我家玩”看起来是一个邀请,但事实上只是客套话,是一种礼貌的表现。而对英美人而言,这就是发出邀请的信号,要认真对待,所以导致了交际的失误。
情景三:
外教:Hi, Li. You have a pair of beautiful shoes.(李, 你的鞋子真漂亮。)
中国学生:Thank you. My friend bought them for me in Guangzhou. Do you like them?(谢谢,我朋友帮我从广州买的。你喜欢吗?)
外教:Oh, Yes, They look very comfortable.(是的,鞋子看起来很舒服。)
中国学生:Well. If you like them, I will ask him to buy a pair for you too.(如果你喜欢,我就让他帮您也买一双。)
这段对话在中国人的眼里无可挑剔,中国学生的应答礼貌得体,细心周到。中国学生认为外教真的对这双鞋感兴趣,就提出也帮他买一双。事实上,外教夸赞这双鞋的目的无非是让对话更顺场地进行下去,并没有真正想要这双鞋的意思。对于英美人来说,中国学生的回答只能让他们感觉尴尬不已。英美民族有善于恭维别人和赞美别人物品的特点,他们把这种对别人的赞美和恭维看成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起码修养。而这种恭维却被中国学生解读为间接的要求。
以上的语用失误会给说本族语的人什么样的感受呢?国外外语教学专家Wolfson(1983)曾指出: “在与外国的交往中,讲本族语的人对于语言和句法错误一般都比较宽容。然而违反讲话规则往往被理解为粗鲁无礼。“而在对我国大学生语用能力的获得问题的调查研究上,我国外语研究专家何自然说了这么一段话: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的研究结构表明,英语作为外语的语用能力不会随着学生的英语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的提高而自然地提高。语用知识是要教的,培养语用能力有赖于在语用实践中运用学来的语用知识。由此看来,我们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