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青贮苜蓿饲用价值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酸菌青贮苜蓿饲用价值的研究

乳酸菌青贮苜蓿饲用价值的研究   摘 要:苜蓿作为重要的牧草品种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仅在畜牧业被广为利用,在学术界也被学者广为研究。苜蓿品种繁多,草质优良,营养价值更是作为最主要的优势资源被人们热衷。乳酸菌青贮作为高效利用苜蓿的营养价值为畜牧业谋福利主要手段之一,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研究。本文就我国苜蓿发展状况及苜蓿的相关知识入手,就乳酸菌对青贮苜蓿饲用价值的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乳酸菌;苜蓿;青贮;营养价值;刈割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02   1 我国乳酸菌青贮苜蓿发展现状及苜蓿品种、生长特点及营养成分   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咏苜蓿》写道“苜蓿来西或,蒲萄亦既随。胡人初未惜,汉使始能持。”,道出了苜蓿由汉使张骞出使西域引进的品种,与我国源远流长的千年文明息息相关,有着悠久的历史。   作为牧草的代表植物―苜蓿,属内约60多种,加拿大分类学者曾通过对苜蓿属植物形态特征进行多年研究,提出有83个种、其中种内分类群为18个。而我国相关分类学书籍对苜蓿的统计种类数目不一,比较混乱。为赶上世界苜蓿产业发展的速度,我国十分有必要重视发挥我国苜蓿资源优势,从基因领域深入探索优异种质,为种植与改良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应鼓励学者对我国现有的苜蓿遗传基因库及分类系统进行复核与深入研究。   1.1 我国乳酸菌青贮苜蓿发展现状   我国的苜蓿青贮事业起步较晚,又因发展过程中政策问题,导致了发展的起伏,以至于现距美国、加拿大等国无论在产量还是生产化水平上均有差距。乳酸菌青贮的技术有很多,随着经济的进步,“绿色、健康”等词在人们脑中的重要性加大,益生菌的重要成员乳酸菌在青贮作用中的作用越来越吸引研究人员关注。   据统计,2015年我国苜蓿干草产量月120多万t,从美国、加拿大等国进口苜蓿干草总量约120多万t,与2014年比较自产量增加进30多万t,总量增60多万t。近年来伴随着奶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对产奶总量与产奶质量的高标准化要求的不断提升,饲料营养逐渐成为主题,无论是在畜牧业还是微生物界通过对苜蓿青贮添加剂均较重视[1],对发酵抑制剂(甲酸、乙酸、丙酸)与发酵促进剂(乳酸菌、酶制剂、绿汁发酵液、糖类)进行研究筛选出更适合青贮的不同环境条件、抑制条件并能产出高营养,对畜禽机体性能及生理均有明显促进作用的添加剂,乳酸菌逐渐成为中心主流。如:李东霞等[2]通过对百余种原株苜蓿携带乳酸菌的定性实验筛选,选出更高效适于青贮,并有高抗菌活性的两种代表Enterococcus mundtii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王莹等研究[3]得出以微量蔗糖配合乳酸菌菌种混合添加青贮,会使发酵品质较单独青贮显著提高。Ozduven等研究[4]了Pediococcus pentosaceus、Lacto-bacillus buchneri 及Propi-onibacteria freudenreichii混合添加对青贮的作用促进作用,结果表面这些乳酸菌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饲料干物质的损失,同时提高饲料的有氧稳定性。美合热阿依等研究[5]并详细论述了,乳酸菌青贮过程中配合以纤维素分解菌类酶类,对牧草青贮以及提高发酵品质都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目前我国针对此类的研究数不胜数,非常多的学者分别从许多角度进行着乳酸菌添加剂与其他添加剂的筛选与配合应用。   1.2 苜蓿生长特点及品种   我国现主要栽培的苜蓿品种有:紫花苜蓿、小苜蓿、黄花苜蓿、花苜蓿、南苜蓿、天蓝首楷、褐斑苜蓿、短镰荚苜蓿及一些一年生苜蓿,其中以紫花苜蓿为重种之首,因其高产量、高质量、适口性佳、营养价值高,有“牧草营养之王”的美誉,为最广泛栽培类型。   依据洪绂曾等所著《中国多年生栽培草种区划》一书中,系统的将苜蓿在我国种植范围大体划分为内蒙东、中部地区、东三省、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黄淮海、和新疆东南部6大种片区。因苜蓿有着强大的根系统,主根粗壮发达,入土较深,侧根稀疏,抗旱、耐寒及再生能力等抗逆行特性均处于优势等级;茎柔软直立或微倾斜,植株叶片占鲜重量的46%~55%。苜蓿18~25℃左右温度时为最适生长温度,生长最为活跃,诱发发芽起始温度在5℃上下,-5℃左右耐受最低温。成年植株才可耐受-20℃以下的气温,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有雪覆盖则可耐受-44℃超低温。苜蓿好温凉、半干旱的气候,喜光,日照长度直接与营养物质积累相关。在年降水量300~800mm范围左右,无霜期达到100d的条件下均可生长,但是足够的雨量浇灌,有利于其增长速度与产量的提升。苜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第2~4年生长至旺盛时期,至第5年生产力逐渐下降[6-7]。   1.3 苜蓿的营养成分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