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贴敷膏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docVIP

咳喘贴敷膏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咳喘贴敷膏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

咳喘贴敷膏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   摘要:药品的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用药安全,本文按2010年版药典要求对咳喘贴敷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了验证,确立了医院制剂咳喘贴敷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关键词:咳喘贴敷膏微生物限度 检查方法验证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574-02   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当进行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应进行方法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检验。药品中存在抑菌成分时,在抑菌成分的作用下其微生物检查的结果会受到干扰,出现假阴性结果。特别是抑菌药物中污染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稳定存在一段时间,虽然它们可能受到损伤,但未死亡,在条件改变时,如服用至人体内,条件适宜时便可复苏并繁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不能仅靠直接接种对微生物进行检验,而必须依靠检验手段,除去药品中的抑菌成分,保留微生物存在于正常环境,检验出真正的结果。无论是否有抑菌性成分都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的验证,以保证该检验方法不影响检验结果,适用于该产品的检验。   咳喘贴膏由白芥子、甘遂、细辛、天南星等八味药材粉碎成细粉,用鲜姜汁适量,调成糊状。原料中白芥子有豁痰利气、温经除寒的作用,甘遂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作用,天南星外用有散结消肿的作用,生姜有驱寒的作用,综合以上因素推断,该贴膏存在抑菌的可能性,因此,证明咳喘贴膏正确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Ⅲ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咳喘贴敷膏进行了方法验证,归纳总结如下:   供试品:咳喘贴敷膏,批号:121201,130312   1 试验材料及仪器   1.1 仪器。   SCIENTZ-09拍打式均质器(宁波新芝)。   SPX-150生化培养箱(上海慧科电子)。   GHP-9162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慧科电子)。   LRH-150霉菌培养箱(上海和呈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动离心沉淀机(江苏省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   JY2002电子天平(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BHC-1300IIA2生物安全柜(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1.2 试剂及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 批号   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 批号   胆盐乳糖培养基 批号:1203212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 批号120503   改良马丁培养基 批号:110627   上述培养基由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   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CMCC(B)50094]黑曲霉[CMCC(F)98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   上述菌株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   2 试验部分   2.1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2.1.1 菌液制备。   2.1.1.1 取经30~35℃培养。18~24小时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肉汤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 cfu的菌悬液。   2.1.1.2 取经23~28℃培养。24~48小时的白色念珠菌改良马丁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的菌悬液。   2.1.1.3 取经23~28℃培养1周的黑曲霉斜面培养物,加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为50~100cfu的孢子悬液。   2.1.2 供试液制备:称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作为1∶10的供试液。   2.1.3 试验方法。   2.1.3.1 药典常规法,取1ml供试液注皿,分别加入五株试验菌,测定回收率。   2.1.3.2 培养基稀释法,取0.2ml供试液注皿,分别加入五株试验菌,测定回收率。   2.1.4 回收率测定。   2.1.4.1 试验组:按常规法或培养基稀释法取规定量供试液和50~100cfu试验菌注皿,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   2.1.4.2 菌液组: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平行制备2个平皿。   2.1.4.3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