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县农民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咸丰县农民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咸丰县农民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 介绍了咸丰县农民教育现状、面临的形势及取得的初步成果,并针对当前农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推动咸丰县农民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 农民教育;现状;问题;对策;湖北咸丰   中图分类号 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292-02      咸丰县是农业部重点扶持的国家级贫困县,辖11个乡镇,288个村,有农村人口32.74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4.95%。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农民素质低下是制约县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4大瓶颈,尤其是农民教育落后与社会发展进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农民教育现状      全县32.74万农村人口中,劳动力有17.98万人,其中外出务工约8.62万人,在家留守劳动力约9.36万人。劳动力中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0.5%,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10.5%,初中文化程度 的占51.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8.0%。在家留守的农民80%以上是文化层次低、劳动力弱、年龄偏大的妇孺、老人、病残等弱势群体,思想守旧、僵化,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较差。   绝大部分的农民没有受过专业知识及生产技能的系统学习与培训,农民素质教育面十分狭窄,可选择的专业非常少,局面令人堪忧。每年新增的1 800多劳动力中,只有少数参加过技能培训,绝大部分直接就业或在家闲着,稳定就业率不到30%。近几年,通过“阳光工程”、“温暖工程”、“新农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进行培训近万人,同时在电子应用、农机操作、餐饮服务、刺绣工艺、汽车驾修、沼气建设、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以及无公害茶叶、水稻、蔬菜、水果、生猪生产等产业方面开展了系列培训,有一半实现了稳定就业。      2农民教育面临的形势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历史的潮流要求每一名劳动者都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才能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就农业而言,过去是搞传统农业、小农经济,而今发展现代农业,实行规模经营、科学管理,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机械设备,不仅需要劳动力,更需要有文化、懂得更多科学技术、掌握过硬生产技能、会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农民教育面临的形势严竣,任重道远,需要下大力气、不遗余力、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地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实施人才战略,力争在3~5年内完成现有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更新培训。      3农民教育的初步成果      自2006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培训的农村劳动力1.2万余人,有近 6 000人实现了转移就业,2 000人掌握了1~2种产业的生产技能。涌现出一批学以致富的带头人和回乡创业者,以及产业发展较好的乡、村。如:高乐山镇东门沟村的秦忠华是2007年“新农培训”学员,他不仅带头种了2hm2果园,还兴建了“白虎山泉”酒厂、“白虎山泉”纯净水厂,千头养猪厂也正在兴建之中,因管理好、产量高、质量稳定,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他被县政府授予“种梨状元”、“农村科技致富能手”等光荣称号,每年收入都在100万元以上;清坪镇的郭兴宏前几年外出务工挣了钱在当地投资发展蔬菜生产,使当地300余户年均增收4 000元以上,成为咸丰县首届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候选人;黄金洞乡麻柳溪村2007年被选定为“新农培训”示范村,90%以上的耕地种上了茶叶,农民腰包鼓了,“五改三建”完成了,家家户户添置了家具、电器、交通、通讯工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高乐山镇官坝村靠种乌龙茶,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被选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小村乡发展茶叶产业已形成“基地+农户+加工企业+销售公司”一条龙的产业链,势头强劲,被列为国家级小康建设示范乡镇。这些与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是分不开的。      4农民教育存在的问题      4.1认识不够   极少数部门、个别领导对农民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热心肠,不理解、不支持,不热心参与;少部分农民认为参不参加培训一个样,不愿接受培训教育;更有甚者直接向组织提条件,要误工补偿,还风言风语,即便参加培训也只是应付差事,影响坏,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参训的积极性。   4.2意识淡薄   少数农民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跟不上形势,受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不愿接受新生事物。   4.3程度不一   农村劳动力因文化程度悬殊大,接受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给农民教育培训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一时难以满足农民各方面的培训需求。   4.4师资欠缺   培训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不足,形不成合力,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十分缓慢。   4.5矛盾突出   一是农民渴望教育的迫切愿望根本得不到满足;二是培训形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