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儒孙逖家族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代文儒孙逖家族的研究

唐代文儒孙逖家族的研究   孙逖是唐代著名文儒,其家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孙逖家族出自乐安孙氏,早期发展史面目不清,魏晋南北朝时期,孙氏家族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唐代则是孙逖家族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不但人丁兴旺,而且多有著名、知名之士。在悠久的家族承传过程中,孙逖家族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由“尚武”变为“尚儒”再变为“文儒兼修”的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良好家风,为推动家族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关键词]唐代;孙逖;家族;家风   [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9-0154-08   张卫东(1971―),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杂志社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湖北武汉430077)陈翔(1980―),男,安康学院政史系教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史。(陕西安康725000)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09JJD770026)成果之一。      如所周知,诸多世家大族的繁盛与衰落,是我国中古时代历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本文所要研究的孙逖家族,虽然并非中古时期特别突出和重要的家族,但其家族发展史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尤其是盛唐著名文儒孙逖,不但是孙逖家族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而且在唐代古文运动及儒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对此,其门生颜真卿有高度评价:   汉魏已还,雅道微缺;梁陈斯降,宫体聿兴。既驰骋于末流,遂受嗤于学。是以沉隐侯之论谢康乐也,乃云灵均已来,此未及睹;卢黄门之序陈舍遗也,而云道丧五百岁,而得陈君。若激昂颓波,虽无害于过正;榷其中论,不亦伤于厚诬。何则?雅郑在人,理乱由俗。《桑间》、《濮上》胡为乎绵古之时?正始、皇风,奚独乎凡今之代?盖不然矣。其或斌斌彪炳,郁郁相宣,膺期运以挺生,奄寰瀛而首出者,其惟仆射孙公乎?[1](卷三百三十七,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P3415)   颜真卿对其古文成就给予的评价如此之高,令人惊叹!或有论者以为,颜氏作为孙逖之门生,当然对其评价难脱拔高之嫌。然而,在仔细考察孙逖一生行迹之后,笔者认为,颜氏之论其实并无不妥,可谓评述孙氏贡献之确论。同时,在盛唐时期的著名文儒中,孙逖上承张说、张九龄等,下启柳芳、颜真卿、李华、萧颖士等,亦堪称盛唐文儒前后期转换过程中的关键人物。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孙逖的研究主要侧重其诗文成就①,但对其家族研究尚未见专门论文,甚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笔者不敏,撰文考述,敬请方家斧正。      一、先唐孙氏家族概述      孙逖本人对孙姓及其家族历史之发展有较为明确的叙述,于我们的研究甚有帮助。他在其父孙嘉之的墓志中,叙其孙姓得姓及先世繁衍迁徙云:   府君讳嘉之,字某,魏郡武水人也。故属乐安,盖齐大夫书之后。至晋长秋卿道恭,有子曰?r,避地河朔,后世居焉。?r五世孙魏光禄大夫惠蔚,为本朝大儒,自时厥后,不陨其业,公即光禄元(玄)孙也。曾祖孝敏,隋大业中并州晋阳县令,所居之聚,联设衡关,至称为晋阳里。祖仲将,皇朝郓州寿张县丞。父希庄,皇朝韩王府典签。自晋阳至府君,四世而传一子,故五服之内,无近属焉。府君四岁而孤,无所怙恃。外祖刘士杰,因官居于潞之涉县,府君自幼及长,外族焉依。[1](卷三百一十三,孙逖:《宋州司马先府君墓志铭》,P3182)   以上叙述对于考察孙逖家族早期人物及家族发展史颇有参考价值。按照孙逖的说法,他们是齐大夫孙书(孙书为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祖父――笔者注)的后代,早期居住在乐安地区,即孙姓最著名的郡望――乐安孙姓;至晋代孙道恭时,其子孙?r因某种原因“避地河朔”,其后代就在新的居住地“河朔”繁衍生息;孙?r的五世孙为后魏大儒、光禄大夫孙惠蔚,正是从孙惠蔚以后,孙逖家族形成了儒学传家的传统,孙逖之父孙嘉之正是孙惠蔚的苗裔。孙嘉之的曾祖孙孝敏隋大业中为并州晋阳县令,祖父孙仲将任职唐朝郓州寿张县丞,父亲孙希庄为韩王府典签。从孙嘉之的曾祖至其本人,四世单传,五服之内,并无近属。孙嘉之四岁而孤,于是离开祖居之地前去投靠其任职于潞州涉县的外祖父刘士杰。   在孙逖的叙述中,提到了孙姓的得姓始祖、籍居之地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几位关键人物,他们对孙姓及孙逖家族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春秋时期的孙书是孙姓的得姓始祖,晋代的孙道恭则被认为是孙逖家族较为明确的先祖,后魏时期的孙惠蔚被孙逖认为对家族儒学传家之家风的形成功不可没,而这种家风的形成对孙逖家族的长久发展与延续至关重要。以上孙逖本人关于孙姓早期历史的叙述亦见于欧阳修的记载,《新唐书》云:   又有出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恒、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