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尾肖蛸生物学特性观察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圆尾肖蛸生物学特性观察的研究

圆尾肖蛸生物学特性观察的研究   摘要 圆尾肖蛸在山东鲁东南日照沿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不同的若蛛在枯枝落叶、杂草丛、翘皮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出蛰,7月上旬分别发育至成蛛并交配,8月下旬开始产卵、孵化,11月上旬开始越冬。平均卵期7.6 d,若蛛期316.25 d,成蛛期78.88 d。圆尾肖蛸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封山育林和严禁烧荒、使用化学农药是保护成若蛛的关键。   关键词 圆尾肖蛸;生物学特性;山东日照   中图分类号 S4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116-02   圆尾肖蛸(Tetraqnatha shikokiana.)属肖蛸科拉网定居型蜘蛛,在山东日照沿海地区的农田隙地、沼泽地、稻田边、河沟两旁的疏林和灌木丛林中常见。该蛛是拉网捕食各种害虫的重要天敌,为了对其进行保护利用,笔者于2006—2008年在日照沿海地区对该蛛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把野外采到的卵放在院内小树上自然孵化,把孵化的若蛛编号分养在30 cm×30 cm的养虫笼内。再把喂养剩下的若蛛放在野外沟边杂草丛中,对照观察。逐日并定时(4:00、12:00、21:00)统计网上的捉虫量和每日样虫喂养数量,并记载各虫态的生活历期、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推算成蛛期食量、网捉量和外界因子对该蛛的影响[1-2]。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特性   2.1.1 生活史。圆尾肖蛸在山东日照沿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不同龄期的若蛛在枯枝落叶、杂草丛、翘皮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出蛰,7月上旬分别发育至成蛛并交配,8月下旬开始产卵、孵化,10月上旬孵化结束,11月上旬开始越冬。受食料的多少和阴雨连绵天气等多种因子的影响,各虫态发育历期、产卵次数的多少、卵期的长短,成、若蛛期的长短影响差异很大。平均:卵期7.6 d(7~8 d),若蛛期316.25 d(308~326 d),成蛛期78.88 d(60~69 d)。具体生活史见表1。   2.1.2 生活习性。成若蜘蛛都有在水边稻田、沟渠涝洼湿地杂草丛、灌木林中间泌丝做网捕食各类害虫的习性。网的大小随龄期的增长而加大。成蛛网直径0.35 m,呈水平和斜网2种形状。成若蛛多数在18:00左右出来做网,网做好后昼伏夜出,倒挂网中心等待猎物落网后捕食。如网被风雨吹打或人为破坏,5:00左右或18:00左右重新做网。7:00左右四足分别朝前后紧拼在腹部呈一条纺锤形,直爬在枝叶下面隐蔽,如果猎物落网挣扎,在瞬间跑到网上把猎物泌丝捆绑起来,拖到网中心或隐蔽处吃掉。该蛛每次脱皮时间均在5:00—6:00,多在5:30。若蛛经多次脱皮、羽化成蛛后5~8 d即可交配,交配时间多在6:00左右。交配前雄蛛逐渐靠近雌蛛,在网边经多次相靠,在瞬间拥抱成团相交。交尾后,雄蛛在瞬间离去,有的在瞬间被雌蛛泌丝捆绑而吃掉。交尾后5~7 d即可产卵,产卵时间多在5:00左右。雌蛛把卵产在枝叶背面,产卵时先泌丝涂在叶面上铺一个底,然后由上而下的把卵产在铺底上面,呈长条状[3-4]。产完卵后,再由上而下的泌丝覆盖在长条状卵上面成长条白色卵囊。然后在卵囊上由上而下泌出黑褐色泡沫零星的点做卵囊表面的保护层。产完卵后,雌蛛在卵囊上爬来爬去后即离去,永不返回产卵处[5]。每次产卵在1:00左右,个别产卵时间在2:00。经饲养的4头成蛛,共产卵12次,平均每头产卵3次,每次产卵时间相隔7 d左右。共产卵450粒,平均每头产卵112.5粒(72~146粒),平均孵化率95.56%。雌雄比3∶2,具体产卵孵化习性见表2。   2.1.3 成蛛网捉量和食量。据饲养,4头成蛛5 d内共食大青叶蝉78头,每只成蛛平均日食叶蝉3.9头。成蛛期共食307.63头大青叶蝉。据观察该蛛捕食害虫广泛。2005年7月观察5头成蛛,4 d内网捉蚊虫37头,蚜虫类312头,草青蛉5头,麦蛾类23头,螟蛾类29头,蝇科类31头,飞虱38头,瓢虫4头。除食吃掉外共网捉各类昆虫489头,平均每头日捉量24.41头。每头全成蛛期共网捉1 925.5头。   2.2 圆尾肖蛸发生与外界因子的关系   2.2.1 发生与温度的关系。圆尾肖蛸对温度敏感,2006年观察该蛛在8月平均温度24.5 ℃时,平均卵期7~9 d。在9月中下旬平均温度14.5 ℃时,产卵期10~12 d。由此表明,卵期长短决定于温度的高低。根据观察,越冬出蛰的早晚也决定于温度。如果翌年春暖来的早或冬来的晚,蜘蛛就出蛰早,越冬也晚;相反就出蛰晚,越冬就早。   2.2.2 发生与海拔的关系。2007年7月在近海的丝山林区调查,海拔2 m处1头,40 m处4头,60 m处3头,100 m处2头,150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