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实现中国武术科学化
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实现中国武术科学化
“知识分子”和“中国武术”都是现代名词。本文为了叙述的方便,对涉及到的古代的一些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学者,都作为知识分子对待。在中国古代对武术的称谓也是不一样的。本文认为,拳术、功夫、武艺、技击等,不过是中国武术早期的名称而已,为叙述的方便,将之通称为中国武术。
提起知识分子,人们往往在外观形象上将之与赳赳武夫相比较,相对立。其实这是不对的。所谓知识分子,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通俗地讲,就是有学问的人。这些人并不都是白面书生,弱不禁风。相反,从古到今,在知识分子队伍中不泛武林高手。他们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在武术的普及和提高,在武术理论的初创过程中,都做出过重要贡献。
一、爱武习武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在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知识分子习武的很多,而且相当一部分武学造诣很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大知识分子。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教学的内容有诗、书、礼、乐、易、春秋,还有御和射。御就是驾车,射就是射箭。在以冷兵器为主要作战手段的古代,孔子强调御和射,可见孔子教育内容在当时的先进性。孔子的学说影响至今,远播海内外,文武兼备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不能不影响到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
武林中的大手笔往往又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成就杰出的大知识分子。三国时期,魏国的创立者曹丕是一个政治家、一个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他开了七言诗的先河,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同时,他又是一个造诣颇深的武术家。五岁时,其父曹操就教他习射;八岁时,就能骑马射箭。他的骑术和射术很高,能骑马左右射,又能项发口纵,弓不虚弯,所中必穿。曹丕更擅长击剑,曾拜当时的大击剑家史阿学习剑法,得到东汉击剑家王越的真传。一次,曹丕同奋勇将军高乐侯邓展论剑,酒酣耳热时,二人以甘蔗代剑,比试剑技,曹丕三次击中邓展手臂。邓展通晓各种兵器,能空手敌白刃,曾给班固的《汉书》作注释,也是个文武全才。他不服,再试,又被击中前额。可见曹丕武功之高超。无独有偶,清代,我国著名的理学家颜习斋游学河南,特意去拜访名震南北的商水大侠李木天。李木天见颜习斋这样一个大学者腰间佩一把短刀,挺奇怪,并指导了一番,说:你如果愿意学习这门技术,就要先学拳法,拳法是武艺之本。当酒酣之时,李木天解衣为颜习斋演练诸家拳法,果然大侠名不虚传。这时颜习斋才说话:你达到了这种水平,我可以与你一试了。于是折竹枝为刀,两人过招。没几回合,就击中李木天的手腕。李木天大惊,没想到颜习斋的技术怎么这么高。第二天,李木天命他的三个儿子都拜颜习斋为师,从他游学而去。颜习斋一生主张文武并重,他应聘主持漳南书院,在经史课目之外,特设立“武备课”,教授孙、吴兵法及射、御、技击等课目,培养造就文武兼备人才。
知识分子习武,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体魄,也培育出他们的恢宏大气。“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就出自唐代大诗人贾岛之笔。李白“少年学击剑,凌轹白猿公”,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样大气的诗句比比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同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武术的规范化、科学化,离不开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共同实践,更离不开广大知识分子的再创造,再提高。
二、知识分子在中国武术形成、总结和提高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武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创立到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武术的形成总结和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特别值得一书的有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剑术理论的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冶炼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铸剑大师。如干将、莫邪、欧冶子等。王公贵族、士大夫佩剑成时尚,击剑成风气,而且还有了教习击剑的学校。吴王好剑,“百姓多创瘢”。赵王好剑,门客三千,击剑之声不绝于耳,每日都有死伤。秦始皇同荆珂在殿前就上演了一幕长剑与短剑的生死决斗。这样的风气,促使人们对剑术的研究,使之上升到理性认识就成为必然。对道教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极有地位的哲学家、散文家。他的《说剑篇》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分析,可能是我国第一部武术理论专著。他所提出来的“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的剑论,至今作为技击的战术原则也不过时。庄子是不是击剑高手未见史料记载,但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击剑的人能总结出这么高的剑术理论。武当山是我国道教圣地之一,武当派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