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明工程中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复明工程中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6)10-0-01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在我国居于致盲原因的首位[1],每年都有大量白内障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自1995年在我国应用,并随着“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开展,在全国大范围推广,使众多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为进一步提高白内障术后复明率和复明程度,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07月-08月配合市残联“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进行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76例,其中低视力12例,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76人(76眼),男29人,女47人;年龄最大80岁,最小62岁 。视力:光感 - 0.2。 根据Emery晶体核硬度分级分为 I一V级[2] 其中III级13眼 ,IV级42眼,V级21眼 。
1.2仪器与耗材
德国ZEISS手术显微镜,爱尔康公司一体式5.5 mmPMMA人工晶状体、甲基纤维素,表面麻醉剂倍诺喜。
1. 3术前检查
全部患者经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照相、眼球A~B超 人工晶体度数测量 、OCT、泪道冲洗等检查。同时进行全身相关疾病的检查 ,伴有全身疾病给予相应治疗、病情稳定后手术(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术前血压维持在15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心功能不全患者术前心功能达到I级、慢支及肺气肿患者术前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
1.4手术方法
术前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术眼点表麻药倍诺喜4次,开睑器开睑。12点处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分离球结膜,暴露巩膜,烧灼止血,距角膜缘后2-2.5mm处作反眉弓巩膜隧道切口,直达透明角膜1.5mm左右,9点处作透明角膜辅助切口,注入粘弹剂,巩膜隧道切口穿刺入前房,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及水分层,转核入前房,核上下注入粘弹剂,碎核,取出晶体核,吸除剩余皮质,见前囊口圆,连续,后囊膜完整,再次注入粘弹剂,撑开后囊膜,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一枚。平衡液置换出粘弹剂,见前房深浅正常,人工晶体位正,水闭侧切口,复位球结膜。术眼涂典必殊眼膏,单眼纱布包封,结束手术,安送病人回病房。
2.结果
2.1 术后随访
术后1、2周及1、2、3月检查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并以电脑验光仪检查屈光度。按我国采用的国际低视力诊断标准,1级低视力0.1 最佳矫正视力≥0.05 ;2级低视力0.3 最佳矫正视力≥0.1。术后3 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05 而0.3 共12眼。(见表1)
2.2分析术后低视力原因
低视力的12眼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3眼(25.00%),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眼(25.00%),近视性视网膜病变4眼(33.33%),角膜瘢痕2眼(16.67%)。(表2)。
3.讨论
白内障患者术前原有的其他眼病、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是造成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本组76例均于局麻下完成手术,术后低视力均与术前已存在的眼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角膜瘢痕等有关。而以往文献报道导致低视力最常见原因为球后麻醉致视神经损伤及眼球穿孔[3].术中术后并发症如角膜水肿失代偿,IOL严重偏位,后囊破裂致持续性囊样黄斑水肿以及后发性白内障等[4-5]。随着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已不再成为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式历经十余年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已日臻成熟,倘若医生术前仔细检查病人,综合评估患者眼部情况,提高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能力,则由于手术所致并发症而引起的低视力已不再占重要地位,而患眼术前的原有眼病将是造成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当前,我们可以结合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体检工作,对所有老年人,特别是视力降低者,进行相关眼部检查,以便于早期发现某些眼病,早期治疗,可缓解病情发展,从而减少和预防白内障术后低视力。还可以联合政府力量,采取措施,对于贫困地区,大量白内障成熟期至过熟期的患者,在白内障最佳适应期采取小切口手术,使其尽早恢复光明,提高白内障术后复明率。
总之,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详尽的病史采集,完善的术前检查,娴熟的操作技巧,对并发症的及时处理等等,可大大降低术后低视力发生率。 同时,需要我们关注的是白内障术后低视力高危人群并不意味着完全被拒绝施行手术。本组病例中,一些患者术前虽有明确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但手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大改善了其生活质量。因此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这些低视力高危人群中仍有实际意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