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明湖边听美人绝调教案的设计
大明湖边听美人绝调教案的设计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1.了解古代说书艺人的精湛表演艺术。
2.认识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
知识目标
1.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的描绘,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2.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能力目标
学会用文学的语言鉴赏和描摹音乐。
[教学重点]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描绘,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描摹音乐的能力
[教学方法]阅读法、问题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有一年,韩国突然爆发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们纷纷逃命。韩娥在乡亲的帮助下幸免遇难,投奔齐国。途中盘缠用尽,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她便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的歌声美妙而婉转,可谓登峰造极,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弦。以至韩娥走后三天,人们依然能够听到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
于是,便有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说。今天,让我们跟随刘鹗走入明湖居,欣赏一段与韩娥之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大鼓书,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板书课题、作者)
二、从题目切入,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的描绘
我们来看课题“大明湖边听美人绝调”,这个“美人绝调”指的是什么?
生:白妞绝妙的演唱。
既然是“美人绝调”,那么白妞到底长得怎么样?唱得又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
1.白妞出场:
首先我们看白妞的出场亮相给人以什么感觉?观众又是什么反映呢?(幻灯3)然后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
明确:不过中上之姿,只觉得秀面不媚,清而不寒,那双眼睛却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幻灯3)
那么“秀面不媚,清而不寒”怎么理解呢?(幻灯4)
明确:秀:美丽;媚:媚态;清:素雅;寒:寒酸。也就是说,白妞长得美丽而没有媚态,素雅而不寒酸――给人以端庄秀雅的感觉。(幻灯4)
再看“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使用了什么修辞格?写出白妞眼睛的什么特点呢?(幻灯5)
明确:博喻。
写出了白妞眼睛清澈纯净、明亮、圆润、黑白分明、灵动的特点。(幻灯5)
这双生动传神的眼睛,真可谓是古今无二、盖世无双。中国文学中描写眼睛的成功事例不少,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这双眼睛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双眼睛又让人产生莫名的伤感。鲁迅先生是描写眼睛的大手笔,可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双眼睛又显得麻木、呆滞。而最能给人带来美感享受、叫人“自作多情”、刻骨铭心的还是白妞那双“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的眼睛。
那么观众看到这双眼睛又是什么反映呢?
明确: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幻灯6)
这里虽然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从白妞出场前还是满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热闹哄哄的,出场后却鸦雀无声,前后一对比,反映出白妞的确是具有着不凡的魅力。那她的演唱是不是也这样呢?
2.白妞演唱:
请同学们带着如下问题默读9、10两自然段。
(1)哪些句子描写的特别精彩?它写出白妞演唱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幻灯7)
明确:(幻灯8)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不毛孔不畅快――处处伏贴,处处畅快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尖细高亢、刚劲有力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地景象……――婉转回旋
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轻快曲折
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多姿多彩、变化无穷
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婉转清脆,多姿多彩、相和相合
(幻灯9)通感也叫移觉。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些就是通感。
(幻灯10)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听觉――感觉
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 听觉――味觉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听觉――视觉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