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导向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空间重构-建筑学专业论文.docx

城市设计导向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空间重构-建筑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设计导向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空间重构-建筑学专业论文

摘 要 资源型城市作为按照城市职能分类的一类典型城市,在我国有 118 座之多, 占城市数量的 18%。伴随资源枯竭以及能源结构的改变,大量资源型城市面临矿 衰城竭的尴尬处境,面临着一系列巨大的经济、社会及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分三 批于 2008 年,2009 年以及 2011 年公布了共 69 个(第一批 2008 年 12 个、第二批 2009 年 32 个、第三批 2011 年 25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中国资源枯竭型 城市的全面可持续转型被给予足够高重视。 空间转型与空间重构作为城市转型的一个方面,可为城市的长期有序发展提 供物质平台与强有力支撑。同时城市设计以其提升空间品质及整合多方面资源的 优势,存在以其为手段解决空间重构的可能性。因此本文试图分析与阐释城市设 计视角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空间重构方法,以期为新时期中国资源枯竭型 城市空间重构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与参考。 论文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 究思路及基本方法、以及论文框架等。 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的现状支撑部分,首先对论文研究范围进行了较为明确的 界定,其次梳理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空间形态类型及空间形态特点与主要空 间问题,为下文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空间重构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提供基础与依 据。 第三章是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首先探讨并明确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 空间重构的意义、内容、特征、原则与目标。之后从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多样化城 乡资源的综合分析入手,得出不同资源条件下资源枯竭型城市不同的空间重构路 径。 第四章是论文的解决问题部分,也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首先明确了城市设计 方法解决空间重构的优势,其次建构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空间重构的宏观目标,最 后针对第三章所述的多样化的空间重构路径,具体阐释了各路径下城市设计手段 对城市空间进行操作的方法与策略。 第五章是论文的应用研究部分,以资源型城市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杨邑片区 城市设计为例,在对鹤壁市及项目地块现状及问题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具体阐述 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空间重构的城市设计原则、策略与方法。 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语,概括了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遗留问题,并对城市设 计导向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空间重构的后续研究做出展望。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 城市转型, 空间重构, 城市设计 ABSTRACT Resource-based city refers a city type based on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mineral resources, forest resource, etc, and taking resource extraction and primary processing as pillar industry. There are 118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accounted for 18% of the total. With the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change of energy structure in the world, a lo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are facing a series of great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ublished a total of 69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three times (12 in the first batch in 2008, 32 in the second batch in 2009, and 25 in the third batch in 2011). The sustainabl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was given enough attention. As an aspect of city transformation, space reconstruction coul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to the long-term orderly development of a city.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 of urban design in improving space quality and integration of various resource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