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蒙古族诗人法式善的研究综述.docVIP

近十年来蒙古族诗人法式善的研究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十年来蒙古族诗人法式善的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蒙古族诗人法式善的研究综述   摘 要:法式善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蒙古族学者、诗人兼诗歌理论家。21世纪以来,关于法式善的研究成绩斐然,主要表现在法式善的生平考证、《梧门诗话》研究、诗歌和散文研究、交游研究四个方面。但也存在局限性,各类文学作品的研究比重失衡,大多学者研究偏重《梧门诗话》而忽视诗文;单纯地研究作品,缺乏对法式善的文学创作与乾嘉文坛关系的宏观把握。   关键词:法式善研究 《梧门诗话》 综述   法式善,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卒于嘉庆十八年(1813),字开文,号时帆,又号梧门,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蒙古族学者、诗人兼诗歌理论家。作为“一代文献之宗”[1],法式善研求文献,博览群书,勤于著述,著作颇丰。   纵观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学者多侧重于法式善的诗歌研究,探讨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及诗学观,对法式善的文学创作缺乏宏观的把握,也没有专著问世。因此,法式善研究尚有广阔的开垦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梧门诗话》研究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21世纪《梧门诗话》研究热潮的到来作了充分的准备。21世纪以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关于法式善的研究成果可谓是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专题论文的数量迅速增长,据知网检测,相关论文45篇,其中硕士论文5篇,博士论文3篇,另外专著两本:宏伟《法式善研究》[2]和李淑岩《法式善诗学活动研究》[3]。总的来说,近些年来,对法式善的研究获得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对其研究的深度、广度与前期相比,有很大开拓。   一   鉴于各类文献中对其生平叙述不尽相同,近十多年来,文人学者们秉持着“知人论世”的治学态度,纷纷把眼光聚焦在法式善的生平考证。杨勇军的《法式善家世考》[4]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澄清了法式善“他的姓氏到底是蒙乌尔吉氏还是伍尧氏,他的旗籍到底是蒙古正黄旗还是包衣正黄旗,他的祖先从入关到他这一代到底是经历了七世还是八世”的家世问题。   在《法式善生平若干问题考论》[5]一文中,作者李淑岩“爬梳文献”“勾稽相关史实”,考证法式善的族姓、世系及其家学环境。此外,相关的研究还散见于博、硕士的论文中,如宏伟的《标点与释评》[6]、强迪艺的《法式善研究》[7]、黄建光的《诗学思想研究》[8]、刘青山的《法式善研究》[9]、王娟娟的《法式善及其诗歌研究》[10]、杨勇军的《法式善考论》[11]。厘清法式善的生平问题,有利于今后的学者正确、全面地推进对法式善的认知。而有关法式善生平文献的搜集,则开阔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体现了他们刻苦专研的精神,为法式善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21世纪以来,学者们对《梧门诗话》的研究空前深入,研究成果主要呈现在《梧门诗话》的整理和诗学观研究两个方面。   (一)《梧门诗话》的整理   《梧门诗话》成书于法式善晚年,刊刻未果,当时以钞本的形式流传。而现存的两个版本:一为国家图书馆所藏,一为台湾中央图书馆所藏。这两个版本内容大致相同,但因分卷之异导致卷数不同。因《梧门诗话》无统一的版本面世,这对今人的研究带来了困难,促使学者们对《梧门诗话》进行整理、研究,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2003年,内蒙古大学宏伟的博士论文《标点与释评》,她以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的《清代稿本百种汇刊》第七十七种《梧门诗话》为底本,加标点符号并诠释诗话中的重要词语和理论术语,还详析评语并对诗话中所提到的人物作了详细的生平考证。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宏伟还著有《法式善研究》一书。   2004年,强迪艺发表的《是如何从十二卷变为十六卷的》[12]详述《梧门诗话》的卷数的演变历程。2005年,由张寅彭、强迪艺在综合《梧门诗话》现存的两个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编校而成《合校》[13]。2006年,由许征以台湾中央图书馆馆藏的《梧门诗话》为依据,整理、修订并保留原书名《梧门诗话》[14]。《梧门诗话》的整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版本上的便利,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梧门诗话》的传播及影响。   (二)《梧门诗话》的诗学观研究   《法式善:乾嘉之际诗学转型的典型个案》[15]一文中,蒋寅认为法式善的诗学“代表着当时诗学的主流倾向”,“体现了乾隆诗学向嘉、道诗学过渡和转型的典型个案,在清代中叶的诗学转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式善《梧门诗话》之影响力,取决于其以录诗范围广、无门户之见及评诗公道所展现的性情为核心的诗学观。法式善所谓的“性情”,是摒弃袁枚“性灵”的轻薄流弊,有节制的对情感的自然流露。性情之外,法式善还强调性情之真、之深。总的来说,近十年来的研究多以性情为中心的本质论、表现“清”“幽”“淡”“峭”的风格论以及体现“自然而新、自然而丽”“诗贵神似,不贵形似”的创作论三方面探讨了《梧门诗话》的诗学观,最具此特色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