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级稻连粳7号超高产生理特征特性的研究Ⅲ.丰产稳产及广适性分析
超级稻连粳7号超高产生理特征特性的研究Ⅲ.丰产稳产及广适性分析
摘要:以2007―2009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对连粳7号产量构成要素及丰产性、稳产性、广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粳7号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中每公顷穗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连粳7号稳产性好,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年度间变异小,对外界条件的缓冲协调能力强;连粳7号适应性广,增产点率73.7%,大部分试点的产量均在9 000 kg/hm2以上,连续2年均是参试品种(系)中产量变异度最小的。连粳7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及山东省南部等地种植。
关键词:水稻;连粳7号;丰产;稳产;产量构成
中图分类号:S511.2+2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082-02
收稿日期:2014-04-29
基金项目: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建设项目(编号:CARS-01-46);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编号:BA2011098);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编号:CN1201)。
作者简介:周振玲(1986―),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水稻育种工作。Tel:(0518E-mail:zhouzhenling0910@163.com。
通信作者:徐大勇,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E-mail:xudayong3030@。
连粳7号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在手栽、机插、直播等种植方式下均表现高产、稳产,创造了多个超高产典型,在江苏省淮北、山东省南部和沿黄灌区迅速推广种植,应用潜力具大。本研究通过对连粳7号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以期为生产中合理利用该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 品种选育思路
连粳7号是以镇稻88为母本、中粳84-15为父本杂交F3代中选出的优良单株。镇稻88早熟、抗性好、产量稳,缺点是食味品质差;中粳8415含有早世代稳定基因,有利于快速选出稳定植株,米质较好,缺点是产量水平低。将这2个品种进行有性杂交的目的是将镇稻88 的多抗、稳产与中粳8415 的早代稳定特性结合到一起,在早世代选到早熟优良单株。
连粳7号父本是中粳川-2与武育粳3号杂交的F1代中粳川-2为籼粳交后代中选择的粳型偏籼优良单株,大穗、叶片挺、株形好,外观米质好,缺点是植株偏高。以中粳川-2为母本、武育粳3号为父本杂交,目的是将中粳川-2的丰产性状与武育3号的适应性广、适口性好等性状结合到一起。此组合存在熟期迟、植株偏高等明显缺点。
针对以上2个组合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复合杂交,优缺点互补,以期选到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2 连粳7号产量构成分析
根据2007―2009年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1-3](表1),连粳7号达到9 750 kg/hm2产量的穗粒结构为300万穗/hm2左右,每穗132~135 粒,千粒质量为26 g左右。区域试验中连粳7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6.19%、3.20%、2.20%,产量变异系数为6.34%。说明连粳7号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年度间变化较小,对外界条件有较强的缓冲协调能力,稳产性好。
表1 连粳7号不同年度产量构成
年份 穗数
(万/hm2) 穗粒数
(粒) 千粒质量
(g) 理论产量
(kg/hm2) 实际产量
(kg/hm2)
2007 297.0 127.40 26.40 9 989.25 8 869.50
2008 289.5 132.80 26.80 10 149.60 9 318.00
2009 325.2 135.71 25.66 11 651.10 10 052.10
平均数 303.9 131.97 26.29 10 596.60 9 413.25
变异系数 6.19% 3.20% 2.20% 8.65% 6.34%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2)显示,连粳7号产量与穗数(x1 )、每穗粒数(x 2)、单穗质量(x4)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与穗数(x1 )相关性最大,说明穗数的增加更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单穗质量与每穗粒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825,高于与千粒质量的相关系数(0.361),连粳7号穗粒数的增加是单穗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3 连粳7号丰产性、稳产性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2007年江苏省中熟中粳区域试验7点参加汇总,连粳7号5点增产,平均产量8 869.5 kg/hm2,其中产量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症护理夜班值班课件.pptx VIP
- 医用空压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6版高考物理专题提升练习-动量守恒在子弹打木块模型和滑块.doc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10.1《 劝学》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梅州围龙屋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围村建筑.ppt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操作手册.pdf VIP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一平台形考任务一至四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模型1弹簧模型-动量守恒的九种模型解读.docx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25秋《小学学霸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