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水工程运行最优控制的研究
调水工程运行最优控制的研究
摘要:针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最优控制理论解决调水工程中存在的滞后与耦合问题。通过建立渠道的状态空间方程,将水力学问题转化为控制论问题。建立渠道运行二次性能指标,求解系统最优控制方案。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京石应急段为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渠道水流在2 h内快速达到稳定,水位波动小于0.15 m/h,动态稳态性能良好。
关键词:调水工程;最优控制;南水北调
中图分类号:TV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07)02-0006-03
Optimal Control of Water Diversion Projects
CUI Wei,WANG Chang-de
(The department of water power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ditions of Middle Route of South-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this paper discusses using optimal control theor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ime lag and coupling. By deducing the stat-space equation of canal system,the problem of hydraulics is transformed to the problem of control. The linear quadratic index functions are formed and then the optimal control rule is extracted. An exampl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s presented to test the controll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can be steady in 2 hours and the fluctuation is less than 0.15 meter per hour and the steady and dynamic quality are good.
Key words: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ptimal control; South-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1 引 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通过跨地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解决城市用水的要求日益迫切。汪恕成部长曾指出:跨流域调水将成为21世纪中国水利的一大特点。目前在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个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总干渠一期工程已开工,计划2010年全线供水,但运行调度方案还未确定,许多问题仍摆在面前。如输水过程中,任一分水口门分水流量发生变化或节制闸的闸门开度发生变化都将引起一定渠道范围内的水位波动。另外,由于渠道线路长,如果采用逐渠段控制方法,将导致上游节制闸始终处在调节过程中,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安全运行。因而对调水工程运行调度的研究十分必要。
2 运行问题分析
国外长距离调水工程的运行实践表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要实现将水“适时”“适量”地送到用户手中,必须很好地处理渠道运行中的渠池间耦合和时间滞后问题。这些问题是由渠道系统的水力学特性决定的。串联渠池由节制闸相连,闸门启闭时,同时产生顺行波和逆行波,一方面向相邻上下游渠段传递,另一方面会遇到相邻闸门向回反射,影响到其相邻一系列渠段。研究表明,当中间某一闸门运行不稳定时,将使得整个系统失去稳定。渠道水流通常为明渠非恒定流,以浅水波的形式运动,流速通常只有几米每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若采用自流方式,水从丹江口水库到达北京需两周左右,供给严重滞后于需求。对此,在规划设计中将渠道传统的顺序控制改为同时控制,渠道中设置足够数量的节制闸,大大缩短供水的响应时间,改善水流不稳定过程的跌变幅度。两个节制闸间称为渠池,可以利用渠道本身提供一定的调蓄水体,解决实际运行对调蓄的要求。
调水工程的运行主要通过调节节制闸开度以改变渠内的水位和流量来实现,因此开发合适的控制算法及相应的节制闸运行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垦务局开发了一系列适用于渠道自动化的算法,如Litt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