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方志艺文志的研究成果综述.docVIP

近二十年来方志艺文志的研究成果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二十年来方志艺文志的研究成果综述

近二十年来方志艺文志的研究成果综述   摘要 分析梳理近二十年来有关方志艺文志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肯定的同时指出当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方志 艺文志 文献综述   方志艺文志,是指我国传统文献方志之中的艺文门类,又称艺文略、文艺考、典籍志、经籍志。它来源于一地的图经、档案、牒谱、传志、碑碣、钟鼎、笔记、信札以及逸闻轶事等原始材料,专门展现一地的著作名称、著者、成书年代、序跋、内容提要及记载诗文、奏疏、金石碑刻等内容。通过方志艺文志可以了解一地的图书文献、学术源流及文化发展情况。从其起源来看,方志艺文志是仿正史艺文志而来,并在参互勾稽正史艺文志之例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演绎过程而形成的。根据唐代刘知几《史通?史志篇》的记载,方志艺文志的开端之作,当是北朝齐周间宋孝王所著《关东风俗传》,其中的《坟籍志》是最早的地方志艺文志,记录了邺地的地方著作,它比最早的正史的《汉书?艺文志》晚出了约五百多年。方志艺文志的编纂历史悠久,并且经历志家学人的传承接力,累积留存了一定数量的编纂成果。据李濂镗所编《方志艺文志汇目》,仅1932年北平图书馆馆藏中国方志中所载之艺文志,就计有一千六百五十三部、十三万八千五百七十一卷,可谓是撰述宏富。方志艺文志的出现和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许多先哲志家较早地注意到了方志艺文志的发展和变迁,并且在其编纂实践中,以“序”、“跋”、“例言”或书札信函等形式,发表白己的理论见解和学术主张。这种评析和探讨以方志艺文志为主体的文化现象的学术活动,推动了方志艺文志编纂实践的发展。   目前可查的关于方志艺文志的较早理论研讨,当属刘知几就《坟籍志》所作的介绍:“近者宋孝王《关东风俗传》亦有《坟籍志》,其所录皆邺下文儒之士,雠校之司,所列书名,唯取当时撰者。”并对其给予了很高评价,“习兹楷则,庶免讥嫌。语日:‘虽有丝麻,无弃菅蒯’,于宋效王得之矣。”当然,这种散落在志书当中的理论阐释比较零散,没有形成规模和体系。但到了清代,随着志书编撰进入鼎盛阶段,方志艺文志理论逐渐丰富起来,特别是乾嘉时期,出现了许多不乏见地的理论阐释,如方志批评大家章学诚,以其深刻详实、评之有据的风格,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近代以降,关于方志的主要研究成果是以论文和专著的形式呈现。近二十年来,不少学者继承历史经验,总结新的成果,并吸收新的理论和方法,在方志艺文志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笔者试将这些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希望藉由本文之粗浅探讨,抛砖引玉,证明方志艺文志研究也是一片值得关注并可拓宽的领域。   l 研究成果综述   1.1 理论著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朱士嘉、傅振伦、王重民等学者在致力方志研究时,都不同程度地涉猎了艺文志理论问题。继之而起的王欣夫、仓修良等人显然更近一步,他们在著作中特辟专章研究方志艺文志。傅振伦的《方志论著选》(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收有《方志立文献志刍议》,指出“今日修志,当师承纪传体‘正史艺文志’之义,扩大门类,创立地方文献志,以保存地方故实”,同时提出具体的编纂意见。王欣夫的《王欣夫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在其“地方著述”一章里,以“方志艺文志的重要口”为题进行了阐述,并就方志艺文体裁和体例做了说明,这是从文献学角度对方志艺文志的研究。仓修良著《仓修良探方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以方志为研究对象,对艺文志有所述及。   1.2 研究论文   关于我国方志艺文志研究的学术论文比专著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案研究,一是通论。   个案研究的论文主要是就历史上某部志书艺文志进行研究评价,如曹培根《论丁祖萌及其(重修常昭合志艺文志》(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第5期);张耘田《集珍聚珠,新意盎然:(苏州民国艺文志)的价值浅探》(新世纪图书馆,2006年第5期);温显贵,吴猛《试论(湖北通志?艺文志)案语的学术价值》(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2期);吴猛《浅谈湖北通志?艺文志)编纂的不足》(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II期);谭德兴《贵州方志艺文志编纂体例之嬗变及其文学意义:兼论史学与文学之互动》(中国地方志,2008年第8期);秦蜡英《道光(武昌县志?艺文志(下))孤本考略》(图书情报论坛,2008年第1期);黄朝霞、秦蜡英《(武昌县县志?艺文志(下))之文学价值》(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9期);纽绪纯《“安康史志艺文志”研究的意义》(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1期)等。这些论文就具体方志进行研究,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强调了方志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以及编纂情况。如谭德兴总结了贵州方志艺文志的编纂体例及其演变发展历史,将其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目录性质的解题方式,二是文选性质的全文收录,从微观层面总结了传统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