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
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
摘 要:“叉草球”是赫哲族传统体育特色运动项目。通过探讨“叉草球”所蕴含的赫哲族渔猎体育文化意蕴,可以阐释和发扬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亲和力,对繁荣赫哲族民间体育旅游,提高民族认同和少数民族边境地区的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赫哲族;旅游;“叉草球”
赫哲族生活在中国黑龙江省境内,是我国的六少民族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还有一部分赫哲族聚居在俄罗斯远东和中国黑龙江省交界的边境地区。分布在中国境内的称之为“赫哲族”,在俄罗斯聚居的称之为“那乃人”。根据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赫哲族人口5354人。据文献记载在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共2万多人,比中国境内的赫哲族要多出好多。不论是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赫哲族和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他们骨子里对山林河流的崇拜都是围绕渔猎文化展开的。赫哲族一直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他们以蓝天为被,以河流为床,养成了的勇敢、朴实、善良的民族性格,以渔猎为生存生活方式养成了豪迈、开朗的性格。现代社会旅游产品与赫哲族体育项目“叉草球”联姻,是赫哲族人对黑龙江三江流域体育旅游最好的展现,而“叉草球”所体现的体育文化意蕴也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宝贵财富。
一、赫哲族体育旅游产品“叉草球”
叉草球,是在赫哲族中广为流行的传统体育活动,有着很强的竞技性、娱乐性和渔猎生产的实用性。赫哲族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他们用渔叉捕鱼,用激达狩猎,使用渔叉和激达的准确与娴熟,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需要掌握的本领,或者说是人们在生存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故此,为了成为叉鱼好手、狩猎能手,部族里的孩子们找来应手的自然木杈或把木棍削尖,当作渔叉或激达,再把随处都有的茅草扎成长条形草把(充当猎物),学着父辈们用渔叉叉鱼和激达狩猎的模样,抛掷和争叉草把的游戏。在游玩中,锻炼身体的灵活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准确性,由此也就形成了现代叉草球的雏型。
叉草球,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在被誉为“赫哲族古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伊玛堪《土如高》里描述说:有“额尔登,土如哈土,阿尔荪,阿尔木,苏颜等五位公子,每天来与贝子土如高一同玩耍,作叉草球之戏”。这是有关叉草球最早的记述,推算流传千百年的伊玛堪《土如高》讲述的年代,叉草球这项体育活动至少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最初的叉草球游戏较为简单,通常是人数相当的双方,在较平缓的河滩或山坡上,相距二三十步互相抛叉草球。一方抛出草球,对方接叉,叉住后回抛给对方,叉不住后退20步,对方前进20步,直至一方退到约定的地段,前进一方胜。还有就是用木叉、激达掷叉水中移动或陆地上固定的草把等多种不同的游戏方式。
现在这项体育活动,已成为有标准场地、器材和一整套规则的赫哲族著名的传统体育竞赛项目。叉草球比赛是在一块六个相连(每个长9米、宽8米)的标准场区和两端无限延长的狭长空地上进行。空地由一条中线将其划为两边各有三个长9米、宽8米和一个无限延长的场区。中线和另外6条场区横线上与地面垂直设置7道栏网,网长8米、宽0.50米,拦网垂直高度2.2米。竞赛时,参赛人数不限,可多可少。分成两个队,每队6人(4男2女),场上3人(2男1女),每个队选出一个队长负责指挥。参赛的人,每人手拿一把球叉。比赛开始时,双方队员在场地中线两侧的场区站好后,由先获发球权一方的一名队员将草球掷向对方,对方叉不中来球,要向后一场区后退,掷球一方向前推进拾球再掷,对方叉不中再退。若叉中来球,双方交替互叉,如此反复,直至一方将草球掷落于对方无限延长的决胜区内。草球落于哪方无限延长区,哪方即为负队。从项群理论来看,叉草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1991年,叉草球被选为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有了简易的规则。
2003年,叉草球做为表演项目又一次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则上做了较大的改进。规则是:在长数十米、宽8米的狭长空地上,划一中线和两条不限数边线,中线两侧各划3个长9米、宽8米的赛区和1个不限数的决胜区,场区线上共设七道长8米、宽0.50米的拦网,拦网上沿与地面垂直高度为2.6米,木叉长1.5米,草球长40厘米,直经15厘米。比赛分为两队,每队上场3人,人手一把木叉,共用一个草球。比赛方法是一方抛球,对方接叉球,叉住草球回抛给对方,对方接叉,如此反复,叉不住草球即向后一场区后退,对方向前一场区推进,直至一方将草球掷落于对方决胜区,即为一局比赛结束,将球掷落于对方决胜区的队胜,比赛采用三局二胜或五局三胜制。第七届全国民运会上,叉草球获得了表演一等奖。2011年,叉草球再次参加全国民运会的表演,并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表演二等奖。
叉草球运动,经过赫哲族体育工作者不断地发展、完善,已越来越凸显了它强健体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