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作品分析及演奏的要点.docVIP

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作品分析及演奏的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作品分析及演奏的要点

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作品分析及演奏的要点   [摘 要]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协奏曲》是门德尔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作品既延续了古典主义音乐所具有的清晰的逻辑性思维,又不乏浪漫主义音乐所具有的丰富多样的情感。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和演奏经验,对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进行了分析,并就其演奏技法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门德尔松 《e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 作品分析 演奏要点   一、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协奏曲》作曲者及其创作背景简介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是浪漫乐派的代表之一。这位德国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高贵、典雅,富有浪漫主义气质。   无论是贝多芬,还是莫扎特,都曾经经历过经济窘迫的生活阶段,而门德尔松却是音乐史上少有的出身高贵,家境富裕的音乐家。其父亲是一名银行家,母亲是一位钢琴家,这些都为门德尔松创造了十分优越的学习环境。音乐天赋出众的门德尔松9岁公演,10岁开始音乐创作,14岁组织个人乐团。其代表作之一《仲夏夜之梦》序曲便是其17岁完成的作品。1842年,年仅32岁的门德尔松与舒曼共同创办了莱比锡音乐学院,这一举动为德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其他作曲家不同,门德尔松的音乐作品如同他本人的生活顺境一样,总是充满了和谐和美好,既不深沉,也不叛逆,既不先进,也不保守。其作品旋律悦耳动听,色彩明亮,情感细腻,生气勃勃,平易近人,令人听后印象深刻。   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协奏曲》是门德尔松的代表作之一,始作于1838年,历经6年的反复修改,最终于1844年定稿。1845年,该曲在莱比锡格万豪斯音乐厅公演之后便获得了乐坛的好评。迄今为止,该曲仍然是当今小提琴四大著名协奏曲之一。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门德尔松在这首协奏曲的写作过程中,也将多样化的创作手法融汇贯穿于全曲始末,令这首作品既延续了古典主义音乐所具有的清晰的逻辑性思维,又不乏浪漫主义音乐所具有的丰富多样的情感。作品的旋律中激情和柔美并存,严谨与幻想并存,其高贵典雅的风格与曲作者本人的贵族气质是一致的。   二、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协奏曲》作品分析及演奏要点   1、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协奏曲》作品分析   全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热情的快板(Allegro,molto appassoionato),第二乐章:行板 (Andante),第三乐章:不太快的小快板-很有活力的快板 (Allegretto non troppo-Allegro molto vivace)。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第一乐章。该乐章采用奏鸣曲式写成。其最大的特点是:乐曲没有前奏曲,由小提琴在一个小节左右的伴奏后,直接奏出了作品的主题。小提琴的旋律优美典雅。作曲者没有在此添加任何炫技的成分,但起伏较大的旋律线条却又充分显现出了典型浪漫主义音乐的色彩。   该乐章的主部主题写得十分优雅精致,被誉为“不朽的旋律”,从而被广泛传颂。小提琴的旋律主要在高音区进行。由小提琴独奏的乐句在管弦乐团的伴奏下显得格外细腻。主部主题之后是四个小节的短小连接部,它的风格和主部主题的风格十分接近,流畅抒情,从e小调迅速转入G大调,为副部主题转调搭建了桥梁。副部主题以大三度为基本音调,显得比较稳定,然而,平静的旋律之后又连续出现了几个小节同音重复的片段,这使得旋律显现出不安定的情绪。从主部与副部主题的旋律来看,这两个主题的矛盾冲突并不明显,气质和风格保持基本的一致。曲作者在这一段中没有使用太多的炫技的素材,保证了旋律单纯朴实的甜美。该乐章的发展部规模相对较小,总体来看,它仍然保持了主题中的抒情风格,没有太大的矛盾冲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中的华彩乐段。这个乐段使小提琴的四根琴弦的纯熟技巧得以充分展现出来,华丽却不夸张,令人印象深刻。发展部之后进入了再现部。再现部的主部主题从e小调开始进入。副部主题转为明亮的E大调。第一乐章最后结束在大管演奏的B音上。   2、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协奏曲》演奏要点   作为一名演奏者,在学习和演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时,首先应该了解这首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作曲者的写作风格,只有了解和学习了当时的音乐史料,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作品艺术内涵。其次,演奏者应该认真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充分学习和了解作曲者写作过程中的逻辑性思维,分析作品的和声、调式,以此作为演奏的理论依据。再次,演奏者应当认真学习、聆听不同演奏者的演奏版本,分析其中的异同之处,并结合个人的学习经验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演奏方式。最后,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决定了其对演奏方式的选择。因此,演奏者应当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