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霉素心脏损害的作用机制及诊疗进展
阿霉素心脏损害的作用机制及诊疗进展
【摘要】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ANTH)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有效的抗肿瘤药物,阿霉素(Adriamycin,ADR)是其经典代表。但是其显著的剂量累积性心脏毒性尤其是迟发性药物性心肌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预后很差,不经治疗,2年死亡率高达50%1。本文将对阿霉素心脏毒性发病机制进行整理,探讨其引起心肌毒性的可能机制,提出可能途径,为临床阿霉素抗肿瘤治疗保驾护航
【关键词】阿霉素 氧化应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NADPH氧化酶 心脏毒性
【Abstract】 anthracycline ( ANT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and effective anti-tumor drugs, Adriamycin (ADR) is the classical representative. But the significant cumulative dose cardiotoxicity, ultimately lead to heart failure.he prognosis is very poor, if untreated, 50% patients would die in 2years1. This article collects data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adriamycin-induced cardiotoxicity to explore its possible mechanisms 。So we can put forward the possible ways to escort for Adriamycin antitumor therapy.
【key words 】Adriamycin oxidative stress RAS NOX cardiotoxicity
【中图分类号】R9145.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665-01
【引言】自二十世纪60年代起,阿霉素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历经40余年,阿霉素与其他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应用,通常是临床抗肿瘤治疗的一线标准方案。但其毒副作用尤其是心脏毒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指南推荐右丙亚胺(Dexrazoxane,DZR)作为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AIC)唯一有效药物。但由于价格昂贵,且可加重骨髓抑制。甚至Seif2等研究发现右丙亚胺有导致第二种肿瘤的发生风险。因此,急需寻找另一个替代药物来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目前对AIC机制争议较多,大多数研究支持氧化应激机制。于勤等3发现在AIC大鼠模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表达上调,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通过下调RAS系统的表达而抑制胶原重塑,改善心功能。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AIC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1. 阿霉素心脏毒性(AIC)
阿霉素,又名多柔比星,是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代表药物。蒽环类药物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在儿童抗肿瘤治疗中作用尤其突出。20世纪70年代肿瘤患儿5年的生存率小于60%,至2010年该数值已达83%4。蒽环类药物可以与其他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应用,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通常是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阿霉素具有较其他蒽环类药物更广的抗肿瘤谱,其中包括大量的实体瘤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尽管已经过去40多年,阿霉素依然频繁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尤其是乳腺癌、肉瘤、儿童实体瘤、白血病、霍奇森病、霍奇森淋巴瘤。阿霉素抗肿瘤疗效显著、应用广泛,但其引起的心脏毒性呈进展性及不可逆转性,导致肿瘤患者最终死于心力衰竭5。AIC根据出现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慢性和迟发性心肌毒性跟ADR的累积剂量成正相关。AIC发生率高,超半数的接受ADR治疗的患者在数年之后可出现左心室组织和功能的亚临床心脏超声变化。研究显示,低剂量应用ADR的患者长期随访时亦有发现心功能异常,提示ADR应用没有绝对的安全剂量,初次应用ADR亦可能出现心脏毒性6。因此,早期发现及预防阿AIC尤为重要。AIC的产生机制尚不明确,其中自由基介导的氧化应激机制是最早发现且研究地最为彻底。
2. AIC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活性氧(ROS)是机体有氧代谢的必然产物, 生理情况下,机体可及时清除过量的ROS,维持一个平衡状态。该平衡状态对心血管系统的细胞生长、心功能、血管紧张度等起着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一旦平衡被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