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制作工艺的研究.docVIP

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制作工艺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制作工艺的研究

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制作工艺的研究   内容摘要: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是陕西境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建筑壁画,为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修复,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红外光谱相结合的方法对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五省会馆地仗的制作工艺完全符合传统壁画的工艺,较为细致,考究。在墙体上使用两层粗泥打底,一层细泥找平,再涂刷一层高岭土作为白粉层,最后进行绘画。制作材料的选择符合就地取材的原则。   关键词:北五省会馆;壁画;制作工艺   中图分类号:K8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1-0124-09   Abstract: The painting in the Assembly Hall of Five Northern Provinces is the largest house painting discovered in Shaanxi Province to date. 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preserve and restore the painting, optical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Raman spectroscopy,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an attached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meter(SEM-EDS)were combined to analyze its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painting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king of the mural involved four steps: plastering the walls with two coarse layers made of clay, sand, and rice straw; smoothing the plaster with a layer of mixed lime, clay, sand, and cotton; preparing the ground layer with a layer of kaolin; and finally, painting on top of the foundational surface layer.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corresponds to the principle of using local resources.   Keywords: Assembly Hall of Five Northern Provinces; mural; technique   1 引 言   北五省会馆地处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向阳镇瓦房店。紫阳县河溪密布,汉江自西北至东南横贯全境,任河由西南向西北注入汉水。汉江任河自古是东南诸省自陕入川的主要通道之一,承东连西,沿汉江西去可至汉中,西南溯任河可通四川。清代中叶,汉江航运处于历史上最为发达的时期,商运地位极其重要。瓦房店始建于清代乾嘉时期,素有“小汉口”之誉,商贾云集,商贸繁荣,各地商人为便于联络,在沿江诸镇广建会馆。   北五省会馆最早是陕西商人于乾隆末年建立的一所会馆,光绪至同治年间扩建形成今日规模。会馆过殿、正殿建筑内部墙面均绘有壁画,以三国故事和中国古代节孝故事为主要题材,工笔手法绘制而成,场景宏大,用笔细腻,是陕西境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建筑壁画,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在国内也不多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北五省会馆作为沿江流域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会馆,是清代该地商品经济活动的产物,是陕南经济发展、繁荣的重要见证,为研究这一时期地域经济、商贸往来、航运情况提供了重要佐证。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会馆壁画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害,急需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修复。本文对北五省会馆壁画的制作工艺进行分析,对于了解清代民间壁画的制作,丰富对陕西建筑壁画的认识,指导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样品及分析仪器   2.1 文物样品   北五省会馆壁画保存于会馆过殿、正殿内侧。本文采集样品包括过殿西侧、正殿西侧及正殿北侧壁画残损或已脱落的地仗样品10个,颜料样品30个。   2.2 分析仪器   (1)显微分析   日本浩视公司KH-7700型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配有50-400×、700-7000×镜头。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