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养殖业进入规模化阶段,抗生素在养殖业中被广泛使用。尽管抗生素本身在动物体内积累量很低,但由抗生素诱导产生的耐药基因会残留在肉制品等食品中,并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结合最新文献,对食品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产生和转移进行综述,阐明抗生素耐药基因古已有之,大致可分为固有耐药基因和获得性耐药基因,固有耐药基因一般通过代际遗传在同一种属细菌间传递,具有较小的传播风险;而获得性耐药基因的传播与抗生素或环境压力有关,可以在不同种属细菌间传播,推定其是食品中抗生素耐药基因转移和传播的主要原因;还介绍了食品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验方法和原理,提出建立食品中残留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规范体系的必要性。   关键词:食品;抗生素耐药基因;转移;检测   中图分类号: S853.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0-0034-04   收稿日期:2015-08-15   基金项目:江苏省淮安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工业)(编号:HAG2013045)。   作者简介:唐惠玲(1985―),女,江苏张家港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生物药物研究。E-mail:tanghuilingyaya@126.com。   通信作者:尹鸿萍,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药物研究。E-mail:yinhongping@。   [ZK)]   抗生素耐药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新型抗生素的研发进入瓶颈期,从临床范围以外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世界养殖业进入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阶段,抗生素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还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以加快畜禽生长速度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1-2]。   欧洲国家对抗生素滥用的危害认识相对较早,[JP2]并对此作出了严格的管控。2006年1月1日起,欧盟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以保健或促进生长为目的抗生素类添加剂[3]。中国的抗生素滥用问题极为严重,各类抗生素原料药产量约 21万t,其中46.1%用于养殖业,达美国养殖业使用量的4倍之多[4]。   据2014年WHO报道,欧洲每年由抗生素耐药导致的死亡人数多达2.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50亿欧元;美国CDC估计,美国每年至少有200万人受耐药致病菌感染,并导致至少2.3万人死亡[5]。抗生素耐药基因作为一种环境污染物,已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它对动植物和人体健康的潜在生态风险也逐渐被揭示[6]。   1抗生素耐药基因概述   1.1食品中抗生素耐药性的分布[HT]   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滥用,是耐药性广泛扩散的主要原因之一。被摄入动物体内的抗生素只有小部分被吸收,残留在动物体各组织或器官中;大部分抗生素以原药的形式直接排泄。郝宏珊等对576份白条鸡样品中分离出的390株沙门氏菌(Salmonella)进行研究,发现在248株萘啶酮酸耐药菌中[CM(25],aac(6′)-Ib-cr、qnrA、qnrB、qnrS基因检出率分别为[CM)][LM] 20.16%、10.89%、10.08%、1.61%;在83株环丙沙星耐药菌株中,共检出199个gyrA和parC基因突变点[7]。   部分抗生素经代谢后的产物也可能具有生物活性,在自然环境中亦可转化为原药[4]。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不加区别地使用含有抗生素残留的动物粪便来增强土壤肥力,这使得环境和农产品中残留的抗生素分布更趋广泛。抗生素进入环境中无可避免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它们破坏土壤的原有微生态环境,使土壤中产生耐药菌群,并通过地表和地下水转移到其他地方[8]。Yang等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间对中国河南省新乡市周边11所养鸡场以及使用这些养鸡场鸡粪作为肥料的大棚蔬菜进行研究,发现在使用抗生素的养鸡场中,堆肥鸡粪中细菌出现耐药性和多药耐药的比例分别为2091%~65.9%和8.24%~20.63%;而在使用中药材的养鸡场中,堆肥鸡粪出现耐药性和多药耐药的比例分别仅为064%~26.87%和0.02%~4.13%[9]。在使用抗生素的养鸡场所产鸡粪为肥料的大棚蔬菜中,白菜、芹菜和黄瓜内生菌都具有较强的氨苄西林耐药性。这揭示了环境中导致耐药性的因素有可能会通过某些途径转移到农作物的内生菌中。   [JP2]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快速进化导致食品中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也出现普遍的耐药性,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而复杂的威胁。发酵食品中的重要原料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链球杆菌(Streptococe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都有耐药性或耐药基因检出。Devirgiliis等总结了近年来对乳酸杆菌和乳酸乳球菌的耐药性研究,发现这2类乳酸菌均可以作为抗生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