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语教学中地文化意识渗透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英语论文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
丁小芳
(如皋市搬经中学,江苏南通226561)
摘要:英语的教与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某种枯燥的单词、语法的研究与学习。也不是单纯的句法、篇章的简单呈现与讲授。我们在学习某种语言时,必须意识到语言与文化密布可分。语言有丰富的内涵,不能只是图于语言的形式。语言的文化内涵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比如,从英语词汇着手了解其内涵;识别外国某些文化标志等。深入了解文化行为及模式,探讨西方的价值观及对事物的看法。除此以外,也要学会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的事物及概念。从而介绍我们国家的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国的文化被世界所了解。两者的结合,我们的学生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寻求合作与发展。
关键词:英语;文化意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2)-09-0054-02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研究的对象只是语言本身,中学英语教学中接受和实践了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教法上强调的是语言内部结构的认识,同时对语言的形式、语言意义、语言功能之间的联系却忽略,岂不知文化孕育语言,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增加了文化一项的目标要求,明确提出了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英语课程解读》指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影响英语的学习和使用。所以在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才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进而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一、在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非常有必要
(一)了解英语词汇的意义及其蕴藏的文化内涵
词汇的文化内涵来源于历史事件、人物、宗教神话、艺术作品等,不同的文化底蕴、文化语言环境,同一个词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和情感,如blue一词,对我们中国人而言是浪漫,是博大,深远。而对于西方而言,则是忧郁,沮丧,因此便有了blue music , blue Monday, autumn blues等。
除了上述简单的单词外,还有很多习语或比喻,如:习语one’s cup of tea,不同于字面含义,而是泛指大家喜爱的东西,投合脾性的东西,而当初是指中国的茶叶传到欧洲,受到人们的青睐,生活中不泛这样的例子,如in red(财政赤支),in black(有盈余),as cool as a cucumber(非常冷静,泰若自然),off the top of one’s head(不假思索的),rain cats and dogs (倾盆大雨),所有这些丰富生动的词汇,它们的不仅是简单的词汇的运用,而是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只有通晓这些文化底蕴,才能正确运用。
(二)识别外国具有文化特征的形象和标志,通过识别具有文化特征的形象和标志,了解不同的文化内容
1、某一些最能代表某城市或地方的标志,如:英国伦敦的塔桥,中国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等,通过标志去了解、识别其文化。
2、英语歌曲,歌曲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使英语学习者了解到西方政治、社会、文化风格,如:布鲁斯音乐表现了十七至十九世纪黑人奴隶劳动的号子,而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等则表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关注贫穷、家人、收获、恋爱的乡村风情。
3、看一些介绍外国风情、人物等的图片,获得视觉感受,加强记忆。如“No Disturbing(请勿打扰)”,“No Parking(禁止停车)”,“NO Smoking(禁止吸咽)”,让学生明白这些灵活的表达形式,渗透着社会文化和约定俗成的语言现象。
(三)深入了解外国文化行为及交际模式
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各自行为方式的意识及敏感性,并进一步了解那些行为的含义,从而进行有效的交际。如:礼貌的程度,饮食习惯,问候,亲吻,握手和手势,会议的座位布置,介绍的方式,站、坐的方式等。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交际模式,除了必须遵循正常的交际模式外,在用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交际的活动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误会及不悦。因此,应重视与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身势语言”。
(四)了解生活常识模式,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惯,而中国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在这一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
1、了解英美人士的时间概念,什么时候应该早到,什么时候应该准时,而什么时候应该晚到一会儿。
2、男女间约会的习俗,东西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两者的异同之处,增进这方面的了解也非常有必要。
3、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本国和西方国家购物习惯的异同,增进学生对英美人购物方面的知识。
4、接听电话。西方往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