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汉字史的研究材料述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汉字史的研究材料述论

魏晋南北朝汉字史的研究材料述论   内容摘要:魏晋南北朝是汉字隶书楷化、行书产生的关键时期,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研究这一时期文字所需要的材料大致分为出土材料和传世材料,其中出土材料又大致可分为碑刻、简牍、残纸、写卷、铭文、法帖、玺印和小件杂刻等,传世文献又可分为字书、旧注和传世文献用字等。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出土材料 传世材料   魏晋南北朝是汉字书体由隶转楷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行草书发展的重要时期,随之产生出一系列巨大的文字变革,文字形体各逞姿态,纷繁复杂。全面展示和科学清理魏晋南北朝汉字史,是一项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现实研究价值的工作。   文字实质上是动态书写的结果,书写的对象、工具、方式及载体均会对文体产生相应的影响,现在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字均是靠不同载体保留下来的。就魏晋南北朝而言,文字的载体大致可以分为出土材料和传世材料两大类。其中出土材料又大致可分为碑碣、砖瓦、简牍、残纸、写卷、铭文、玺印和小件杂刻等,而传世文献又可分为字书、旧注和传世文献用字等。根据以上思路,我们拟对以上各种载体分别讨论。 一.出土材料   (一)石刻材料   魏晋南北朝文字研究的最大宗材料就是石刻材料。石刻类别不同,用途不同,其内容差别较大,特别是文字的使用,其差别更明显。如墓碑用字比较正规,异体字相对比较少,而造像记、买地券书写比较草率,用字比较随意,异体字、俗别字更多。学界对碑刻的分类很不统一,最少的仅分成四类,最多的分到四十多类。我们根据研究需要,结合六朝石刻的实际情况,并参考毛远明先生《碑刻文献学通论》,分为以下七大类。   1.碑碣   刻写有文字或者图案的竖立石头都可称碑碣,秦代称刻石,主要起纪念和标记作用。?分的?,方首、圭首者称碑,浑圆首则称碣,也可泛称不别。其主要类别是墓碑,刻写死者的生平事迹,用作对死者的纪念或作为坟墓的标记;也有文告、赞颂、记事、诗文碑以及各种经典铭刻。碑碣是碑刻文献语料的大宗,是研究魏晋南北朝的主要材料之一。   2.石阙   阙本是宫殿大门口两座左右对立的门楼,木制构建。后来改用石头,垒迭成石门台观,左右对峙,状如门阙,故称石阙。根据其建造地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宫阙、庙阙、墓阙、民居门阙等。   其中神庙阙和墓道阙最多,也最有特色。阙上常常刻镂浮雕,或线刻各种图案。有的刻有铭文,内容为姓氏、官爵、功绩,文字一般都比较简要,其功用主要在于标记或装饰。也有镌刻长篇铭文的石阙,如著名的汉代嵩山三阙,内容多颂扬之词,书法也甚精美。   3.摩崖   摩崖是刻写在山崖石壁上面的诗文、题字以及造像题记等碑刻的通称。字又作“磨崖”。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七类:记事颂赞类、记人褒赏类、诗歌散文类、宗教经刻类、摩崖造像类、题名题记类、应用文书类。文风多典重文雅,也有部分铭文含白话成分。   4.墓志及其他幽埋铭刻   墓志是埋葬于坟墓中,记?h与墓主姓名、籍贯、谱系、履历、寿年、卒葬年月、官阶品级、生平事迹、子孙概况等相关内容的碑刻文字的统称。历史上对墓志有不同的称谓,有的纯粹是名称不同,实质完全无别,有的则因对象、内容特殊而略有差异。墓志产生于东汉,发展于南北朝,数量巨大,异体众多。   5.石柱铭刻   石柱多为纪念、标志或者装饰而建,产生于汉代。古代造桥修路,建庙兴学往往要立碑或立石柱,镌刻铭文以述其缘起,记其经过,赞其功德。文末有捐资出力人题名,以张扬其善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祭祀庆典,战争告捷等,也要竖碑立柱,撰写铭文,以示纪念。   6.造像题记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广泛传播,佛教造像也风靡天下。流风所及,道教也有造像。很多造像都附有造像者的题记或愿望之类的文字,这类文字可统称造像记。造像多是以像设为主体,题记只是附属铭刻,故刻记并不十分在意。大多数造像记,其撰文人、书写人、镌刻人多非名家,书法都比较草率,往往俗体、讹字连篇。历史上也曾出现过造像记书法名品,如《龙门二十品》,终究数量甚微。造像记是魏晋南北朝碑刻的又一大宗,而且绝大多数文字属于手头字,因此也是研究文字的重要材料之一。   7.画像及其题字   碑刻画像主要是刻画在坟墓石壁、墓地祠堂、?I庙等石构建筑上的图形,包括人物、草木、鸟兽、云水等,属于中国丧葬习俗的一部分,人称“画像石”。其内容极其丰富,是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研究的重要材料。有的画像没有文字,只有图像,有历史、思想、文化、艺术、衣冠文物、宫室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而有榜题,甚至有题记等文字的画像,其历史文献价值则更大。   (二)简牍材料   简牍是书写在竹简或木牍上的文字。在对殷墟甲骨的研究中,人们就发现了用朱笔写成的文字,在《尚书》中也有“唯殷先人,有典有册”的记载,这些现象表明简牍在当时就已经是重要的文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