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docVIP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doc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应用经皮椎间孔镜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SA)和 Macnab 标准对术前、术后 1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状况进行评分和疗效评 价。结果:本组患者无术中硬脊膜撕裂和血管、祌经 损伤等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 评分分别为(8.85±1.25)分、(3.15±0.48)分和(1.79 ±0.23)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 微创性;并发症 R681.5 B 1674-6805 (2016) 20-0020-0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危害 人类的健康,妨碍人类的正常生活。传统的保守治疗 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突出物对脊髓和神经根的机械性压 迫,而开放手术存在创伤大、出血多、破坏脊柱的后 部结构,恢复缓慢等不足[1]。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 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断问世[2]。由于该技 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基本上不破坏脊 柱的稳定性、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深受医生 和患者的欢迎。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 是具有代表性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之一,其优势在于 经皮内镜直视下摘除脱出、游离、巨大突出的髓核组 织,对受压神经直接进行减压,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 学稳定性,疗效确切,正逐渐被国内同行所接受[3-4]。 自2012年2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PELD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术后经1?15个月(平 均7.3个月)短期随访,优良率92.5%,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80例,男53例,女27例,平均年龄 49.96岁(24?72岁),病史3个月?20年,平均9.7 个月。突出间隙腰3/4节段1例,腰4/5节段49例、 腰5/? 1节段29例,同时行腰4/5腰5/骶1节段手术 1例。2例为开放手术术后复发病例。所有患者全部为 椎间孔入路。本组患者均以腰痛伴下肢疼痛、麻木为 首诊主诉,均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症状持续严重。 纳入标准:(1)腰痛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 腿痛重于腰痛;(2)患者出现对应的下肢肌力减弱、 感觉麻木,腱反射减弱,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 影像学检查显示与症状体征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脱 出、游离、中央型、椎间孔型及极外侧型突出者,突 出物轻度钙化者;(4)腰椎X线片无明显腰椎失稳者, CT及MRI检查没有重度椎管狭窄;(5)经过正规保 守治疗3个月后症状无缓解或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排 除标准:(1)精神疾患不合 ;(2)凝血机制异常; (3)突出物完全钙化;(4)合并肿瘤和骨折者;(5) 腰椎间盘膨出者。 1.2术前准备 术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认真阅读X线片、CT及MRI,分析病变部位与临床 症状及体征的相吻合程度。确定最佳穿刺入路,根据 腰椎正侧位X线片和CT或MRI进行相关角度和距离 测量,设计出穿刺路径。 1.3手术器械 (1)德国产SPINENDOS公司生产的椎间孔镜和 配套手术工具;(2)Ellman低温射频消融机;(3 ) STOR 公司生产的冷光源、摄像机;(4) GE公司生产的C 型臂X线机。 1.4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空,调整手术床和体位尽 量保持腰椎前屈。术前C臂透视定位确定目标椎间盘 和皮肤的进针点,穿刺点的角度及旁开距离根据患者 术前CT和MRI、腰椎正侧位X线片来选择,穿刺技 术采用靶向穿刺,进针点一般位于患侧脊柱后正中线 旁开10?15 cm,与冠状面成10°?25°角。局麻采 用0.5%利多卡因+芬太尼0.05 mg联合镇痛药物下进 行手术,18号穿刺针逐层麻醉肌肉、筋膜、关节突, 术中根据正侧位X线透视调整穿刺方向,抵达突出部 位后进入椎间盘内。美蓝+欧乃派克(1 : 3配制)1? 5 ml混合后注入椎间盘内造影。套针置换为导丝后, 导丝入口做一长约7 mm手术切口,逐级应用扩张管, 必要时用环锯配合下,磨除少量上关节突外部,扩大 外侧椎间孔,最后置入斜面工作套管,理想通道摆放 位置应将其通道开口置于椎间盘突出和压迫神经根的 稍内侧。插入内镜用含庆大霉素(24万U/3000ml) 的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内镜监视下观察蓝染的退变髓 核组织,完成突出椎间盘摘除、神经根减压、纤维环 成形、低温射频止血、消融部分残留髓核等操作。探 查硬膜囊行走神经根及出口神经根暴露良好,患者诉 说症状明显好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