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途径剖析
广东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途径剖析
【摘 要】 文章阐述了连山地区“七月香”民俗旅游开发现状,探讨了进一步推动民俗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及途径。提出突破地域界限,整合“三连”区域资源,打造民俗品牌;创新旅游开发,打造产业集群;加强宣传力度,打造旅游形象。走出一条符合广东民族地区实际的旅游发展之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发展途径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地处南岭走廊,全县面积1265平方公里,山地约占九成,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由于历史原因及自然条件限制,一直以来,连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与广东其他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与此同时,连山却拥有悠久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资源。连山东邻连南瑶族自治县,南交肇庆市怀集县,西连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县,北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是粤、湘、桂三省(区)结合部,同时又是西江、北江、沱江三江源头,地理位置独特,可谓“三省界、三江源”,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壮、瑶两个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县。连山境内山青水秀,峰峦林立,溪涧纵横,地势高峻,既有大旭山瀑布群、金子山等著名景区,又有鹰扬关、鹿鸣关、白石关等雄关古隘,旅游资源丰富。连山历史悠久,自南朝梁武帝天监五年(公元506年)置广德县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文化习俗丰富多彩,其中,壮族“七月香”戏水节、抢花炮、“壮族三音”和瑶族小长鼓舞、拜歌堂等民俗文化蜚声国内。可以说,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古老浓郁的历史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赋予连山地区旅游发展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一、连山地区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及成效
民族地区节庆活动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重要经济文化活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逐渐成为民族地区招商引资、提升区域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甚至成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产业。如何以地区特色节庆活动为载体,在弘扬优秀民俗文化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繁荣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便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有学者指出,所谓民俗旅游,是指借助民俗文化来开展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民俗节庆活动作为一种动态的参与性旅游资源,它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从本质上说是参与性较强的、体现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文化活动,它往往成为狂欢、热闹、愉悦的代名词。旅游者观赏或参与当地民俗节庆活动的过程,可以直接了解、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获得丰富的旅游经历和知识。同时,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增加游客量、塑造旅游形象、增加旅游消费,进而推动当地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
“七月香”壮家戏水节是连山当地著名民俗。相传,每逢七月初七当日,天上的“七仙女”姐妹都在银河里沐浴嬉戏。此日,天上银河水与人间溪河水汇流,河里流的都是圣水,对人类十分有益。人们沐浴后,有消灾、除毒、驱邪、润肤、少生疾病、延年益寿等好处。因此,每逢此节,壮家姑娘、少妇都习惯在午时前后在河里用圣水洗头、洗澡。壮家的姑娘和小伙子成群结队也在河里用手?水耍玩嬉闹,在戏水中寻觅意中人,暗定终身。据说此日取水制醋,醋香耐放,取水蒸酒,特别纯正浓香,故称“七月香”。近年来,借着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东风,连山加大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整合力度,许多尘封多年的优秀民俗文化再次呈现在世人眼前。特别是2006年,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提升连山区域知名度,连山县委、县政府决定整合、推广“七月香”壮家戏水节这个传统节庆,把戏水节作为自治县固定的民族盛大节庆;同时,在保留传统祭水礼仪、戏水狂欢的基础上,有机融入壮族民俗民间艺术展演、旅游推介、壮家美食、名优土特产展销等内容,让“七月香”壮家戏水节成为连山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展示平台。应当说,此项活动正是连山县委、县政府通过民俗旅游实现“旅游旺县”战略的生动实践。
有民族学研究者生动而形象地记录了戏水节现场:这天天空晴朗,绿水清澈。沿河两岸山歌嘹亮,锣鼓喧天;万众欢呼,山鸣谷应。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游客与美丽的壮家姑娘、健壮的壮族小伙欢聚一堂,戏水对歌。浓郁的壮家风情舞、欢快的壮歌声溢满了吉水河两岸。随着一连串“隆隆”的礼炮开幕声,吉水河的两岸顿时欢腾起来。连山县城凯旋门广场河段的拱桥上,美丽的壮族姑娘把绣球抛向河心,数十个壮家小伙子从四周向河中心的绣球游去。大家奋力争先,都想把姑娘抛出的含情绣球抢到手。绣球抢毕,载着壮家少女的10多张竹排溯江而上,穿过上吉桥前往戏水区。一路上,竹排里锣鼓喧天,两岸男女山歌对唱,此起彼伏。到达戏水区,水上舞台的壮家傩神高举各色旗幡伴随着“咚咚”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